[实用新型]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2965.7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5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钟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胜纺织制品有限公司上海迪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6/02 | 分类号: | B41F16/02;D06B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201106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移 印花 轧辊 式转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工程中的印染机械,具体是指一种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是由水平对置上中下垂直排列的三对轧辊构成。
背景技术
转移印花是由瑟勃利斯代帝克(Sublistatic)公司于1968年在全世界推出的;由于该产品与生产工艺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操作又简单,所以很快在市场上掀起了一场印花业的革命。但是这种转移印花局限于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织物,而应用于棉,毛和丝等天然纤维织物上,尚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近年来,全棉转移印花技术已取得成功,全棉转移印花是要将原先印在棉布上的染料,先印在转移纸上,再用机械或化学法转印在棉布上。早期的转移印花机采用热压转移印花方式,它是将导热油置于转移印花机主辊空腔里,利用主辊空腔里内置式的电热管加热导热油,使之主辊表面产生高温。当转移花纸与织物以密合形态在主压两辊的压力与高温作用下通过时,转移印花纸上染料印制的图案由于压力与高温双重作用下,促使其图案升华移印到化纤织物上。全棉转移印花技术早期也采用轧辊转印装置,它是利用双橡胶轧辊间相切的线压力,使转移印花纸和织物的二个界面紧贴在一起,实行了环保型的转移印花。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过长的橡胶轧辊,在二轴端施压情况下,非常容易产生辊体变形而产生挠度,致使被转印的织物呈二边深中间浅的现象。为了克服这一重大缺陷,国内外在冷转印织物时,采用了均匀轧车装置,利用油压的原理,通过油泵施加于辊体不同油压,弥补轴端受压胶辊挠形变化的缺陷。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827725Y”,题目为“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转印装置”,就是利用这种转印装置和方法,提高了转印织物的成品率,但并没有进一步解决染料的转移率。同样美国专利号“US5799580A”,题目为“植物纤维织物的转移印花纸型转印装置”,介绍了一种轧辊式转印装置。这种轧辊式转印装置采用一对轧辊,其主轧辊为加热辊,待印的植物纤维织物和转移印花纸密合后,压切状进入一对轧辊间进行转印,转印好的植物纤维织物卷绕过主轧辊大部分的加热圆周面后,送入织物卷布轴完成转印任务。这一对轧辊式转印装置是装在箱房内,通过冷却水排出热空气。这种加热轧辊式的转印装置,可以提高织物的转印质量,但仍用一对轧辊进行转印,同样不能解决上述难题,又因需要加热主轧辊,增加了加热装置。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有人设想用多轧辊式转印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1781699A”,题目为“压花装置”。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压花装置,由上下两对轧辊组成,利用具有压印针的轧辊对带状包装材料进行缎光和压花整理。由于这是一种轧辊式的压印装置,其作用原理与转移印花不同,轧辊的构造也不适用转移印花,轧辊啮合的工艺要求也没有转移印花高,同样不能解决上述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冷转移印花技术中轧辊式转印装置存在的难题和缺点,为解决冷转移印花时因采用双辊施压,转移印花的接触面和转印时间有限,易造成移印率低和转移印花机车速过慢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转移印花机的轧辊式转印装置,这种轧辊式转印装置不仅能够满足于自然环境温度下的转移印花工艺要求,且印花产品的质量优于目前已知各种转移印花装置生产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胜纺织制品有限公司上海迪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胜纺织制品有限公司上海迪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2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火机及其外壳、铰链和机芯
- 下一篇:橡胶加硫机的脱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