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合一桌面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3521.5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3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凯;毛伟钧;陈君;陈小鹏;钟小刚;唐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42 | 分类号: | H04M3/42;H04Q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2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合一 桌面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合一桌面控制器,适用于无线调度系统的显示终端以及控制终端,是一款集语音传输,无线调度电台控制技术于一身的产品,具有实时反馈电台信息,语音呼入、语音呼出、消号、换组等功能,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公安系统通讯中。属于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线通讯领域大体上由模拟常规、模拟集群、数字集群等系统组成,应用单位也需要多个系统,由于电台过多,天线过多,会造成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辐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辐射减少到最低可能,同时控制2个电台的二合一桌面控制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二合一桌面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由腔体、滤色片、按键、LOGO、电路板、喇叭、音量选钮组成,LOGO设于腔体的一侧,按键和音量选钮设于腔体的表面,滤色片设于腔体内表面,电路板设于腔体内中间,喇叭设于电路板的两侧,电路板分别与按键、音量选钮和喇叭连接。
所述的电路板由喇叭耳机A1、A2、电源管理B1、指示灯L1、L2、语音呼出模块Y1、Y2、控制模块U1、通讯模块U2、按钮C1、VFD屏V1以及手麦S1、S2、DVI接口J1组成,电源电路B1分别与DVI接口J1、控制模块U1、语音呼出模块Y1、Y2连接,控制模块U1分别与通讯模块U2、VFD屏V1和按钮C1连接,语音呼出模块Y1、Y2分别与手麦S1、S2连接,DVI接口J1分别与喇叭耳机A1、A2、指示灯L1、L2、语音呼出模块Y1、Y2和通讯模块U2连接。
所述的控制芯片U1为UPSD3234系列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基于350M以及800M坐席电台的外接设备,具有外观优美、抗干扰、低辐射以及安装方便等特点。同时能基于坐席电台进行语音呼入、语音呼出、换组、消号等控制作用并且可以同时控制多路电台的无线调度显示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可以同时进行2个电台的调度工作以及语音通话工作,相互之间没有干扰;
2.语音通信清楚,音质优良;
3.可选择耳机或喇叭两种模式;
4.硬件电路和软件电路完全隔离,即使在软件无法工作时候,硬件的通话功能依旧可以工作;
5.安装便捷可以适用与多种液晶显示器挂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二合一桌面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二合一桌面控制器前板示意图;
图3为二合一桌面控制器后板示意图;
图4为电路板原理框图;
图5为二合一桌面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二合一桌面控制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二合一桌面控制器,由腔体2、滤色片4、按键5、LOGO6、电路板8、喇叭9、音量选钮10组成,LOGO6安装在腔体2的一侧,按键5和音量选钮10安装在腔体2的表面,滤色片4安装在腔体2内表面,电路板8安装在腔体2内中间,喇叭9安装在电路板8的两侧,电路板8分别与按键5、音量选钮10和喇叭9连接。
如图2、3所示,为二合一桌面控制器前、后板示意图,二合一桌面控制器前板的中间上方安装VFD显示屏幕,中间下方安装音量控制旋纽10、手麦插口3、按键5和消号7,在VFD显示屏幕下方设有两个指示灯11,二合一桌面控制器后板设有编程口12、耳机插口13和通讯接口14。
如图4所示,为电路板原理框图,所述的电路板8由喇叭耳机A1、A2、电源管理B1、指示灯L1、L2、语音呼出模块Y1、Y2、控制模块U1、通讯模块U2、按钮C1、VFD屏V1以及手麦S1、S2、DVI接口J1组成,电源管理B1分别与DVI接口J1、控制模块U1、语音呼出模块Y1、Y2连接,控制模块U1与分别通讯模块U2、VFD屏V1和按钮C1连接,语音呼出模块Y1、Y2分别与手麦S1、S2连接,DVI接口J1分别与喇叭耳机A1、A2、指示灯L1、L2、语音呼出模块Y1、Y2和通讯模块U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