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螺纹加工用防水内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3714.0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2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锋;单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52 | 分类号: | B23G1/52;B23Q3/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螺纹 工用 防水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特别涉及一种钢管螺纹加工用防水内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油套管螺纹加工过程中会有大量乳化液进入管体内,这些乳化液很难完全清除干净,残留的乳化液容易造成钢管内壁的锈蚀,影响钢管成品质量,甚至影响使用,而高镍基合金油套管是一种对防锈性能要求比较高的油套管,因此不允许在使用前就有生锈现象的发生。残留乳化液是导致钢管生锈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在加工过程中杜绝乳化液进入管体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钢管生锈的几率;而且由于高镍基合金加工难度大,在螺纹切削加工时,由于且削力的作用以及钢管壁厚较薄,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钢管椭圆度不好,容易使切削力产生较大波动,导致波纹和黑皮扣(钢管螺纹顶未被车削到时留下的不光滑表面)等缺陷的产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螺纹加工用防水内支撑装置,用于改善钢管加工时椭圆度,同时防止乳化液进入管体内,避免残留乳化液导致钢管生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钢管螺纹加工用防水内支撑装置,包括螺杆2、左端盖3、支撑体4、支撑爪5、锥套7、右端盖8、密封环9、锁紧螺母10,所述左端盖3通过螺钉与支撑体4相连接,所述支撑体4上设有方形槽,所述支撑爪5位于支撑体4的方形槽内,支撑爪5的底面通过一个楔形面与锥套7接触,锥套7和锁紧螺母10通过螺纹与螺杆2连接,所述密封环9位于右端盖8与锁紧螺母10之间。
所述支撑爪5上有沟槽,所述沟槽内装有拉紧弹簧6。
所述支撑爪5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所述锁紧螺母10通过圆柱销11定位在右端盖8上。
本实用新型的钢管螺纹加工用防水内支撑装置还包括吊环12,所述吊环12通过螺纹与锁紧螺母1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钢管螺纹加工用防水内支撑装置是一种手动内支撑。在钢管螺纹加工前将本装置手工装夹在待加工钢管内,用内六角扳手拧紧螺杆后,支撑体与钢管内壁顶紧,保证加工过程中钢管的椭圆度;橡胶密封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利用其弹性刚好与钢管内壁贴合,保证加工过程中乳化液不会流入到钢管管体内。在螺纹切削完成之后用扳手松开螺杆,支撑体在拉紧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收缩,与此同时作用在防水密封环上的外力消失,密封环恢复原状,内支撑装置各部件与管壁之间的作用力消失,再用钩子钩住吊环将内支撑装置拉出管体,由于整个支撑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因此可以靠人工方便的被取出和安装。
在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钢管螺纹加工用防水内支撑装置后,圆周椭圆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偏差控制在0.02mm~0.03mm以内,波纹和黑皮扣等缺陷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乳化液也能被挡在钢管外面,不会在管体内有残留。由于管内没有残留的乳化液,在钢管传递过程中地面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也防止了残留乳化液使钢管内壁生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螺纹加工用防水内支撑装置的平行轴线方向的剖面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识:
1-钢管 2-螺杆 3-左端盖 4-支撑体
5-支撑爪 6-拉紧弹簧 7-锥套 8-右端盖
9-密封环 10-锁紧螺母 11-圆柱销 12-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管螺纹加工用防水内支撑装置的平行轴线方向的剖面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螺纹加工用防水内支撑装置包括螺杆2、左端盖3、支撑体4、支撑爪5、拉紧弹簧6、锥套7、右端盖8、密封环9、锁紧螺母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