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门套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3840.6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7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余静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静渊 |
主分类号: | E06B1/34 | 分类号: | E06B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314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结构,具体地,是关于一种组合门套。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充分的改善,对居室的装修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门套的装饰是重要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现有的门套,主要包括贴脸22、筒子板11,以及筒子板外加设的挡条33。
但是,此类门套由于不能根据墙体的厚度自由调节宽度,因此往往需要现场测量后手工制作;如批量加工,则很容易造成现场安装时,不能与墙体紧密结合,从而影响安装质量,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门套的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组合门套。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门套,包括主套,辅套,前、后贴脸以及多个贴脸槽块,所述主套和辅套通过定位榫槽相互拼接,主套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前贴脸通过该凹槽与主套相卡合,所述多个贴脸槽块间隔与辅套固定并形成成一线的多个凹槽,所述后贴脸通过该凹槽与辅套及贴脸槽块相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贴脸槽块还可以跟主套相对于前贴脸的另一端相固定,同样可以在辅套之间形成凹槽,用于安装后贴脸。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门套,主套和辅套间利用定位榫槽相互拼接,安全稳固,安装后辅套起到传统挡条的作用,因而无需另外加设挡条,而且相比传统挡条更加厚实;辅套可制作成多种不同的规格,以适应不同的墙体厚度,另外贴脸槽块采用多块间隔安装的设计,既节约了原材料,固定位置又可以变化,因而更具适应性,且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门套结构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门套结构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门套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门套,包括主套1,辅套3,前、后贴脸2、2’,以及多个贴脸槽块4。主套1与辅套3通过定位榫槽5相互拼接,主套1一端设有凹槽,前贴脸2通过该凹槽与主套1相卡合;贴脸槽块4利用胶粘剂、钉子或枪钉等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辅套3面向墙体7的内侧并形成成一线的多个凹槽,后贴脸2’通过该凹槽与辅套3及贴脸槽块4相卡合。
如图3所示,主套1相对与前贴脸2的另一端与墙体7接触处设有一缺口,当墙体厚度较小(如轻钢龙骨)时,多个贴脸槽块4可以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该缺口上并与辅套之间形成成一线的多个凹槽,用于安装后贴脸2’。
本实用新型的主套1,贴脸槽块4以及前、后贴脸2、2’均可预先制作成标准件,辅套3则可制作成不同规格备用,以适应不同的墙体厚度。
安装时,先根据墙体的厚度选择合适规格的辅套3,用胶粘剂、钉子或枪钉等将多个贴脸槽块4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辅套3或主套1上,再将主套1与辅套3通过定位榫槽5拼接,然后将前、后贴脸2、2’分别卡合进各自对应的凹槽中,最后用胶粘剂粘合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门套,主套和辅套间利用定位榫槽相互拼接,安全稳固,安装后辅套起到代替传统挡条的作用,因而无需另外加设挡条,而且比传统挡条更加厚实;辅套可制作成不同规格,以适应不同的墙体厚度,贴脸槽块采用多块间隔安装的设计,既节约了原材料,固定位置又可以变化,因而更具适应性。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门套可根据墙体的厚度自由调节门套宽度,有利于工业化设计和生产,质量稳定可靠,节约原材料,施工周期短,装饰效果更为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静渊,未经余静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与金属复合型间隔条
- 下一篇:电子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