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除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3936.2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3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田须然;赵宇;王培武;刘红兵;杜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F26B1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7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除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塑料挤出工艺中能快速去除料条上冷却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除水装置是塑料挤出生产线的一种辅助装置。塑料共混改性生产是通过高温熔融挤出来实现的,塑料料条从挤出机挤出后因料条温度高需要先冷却,然后才能进入
切粒机切割造粒成为成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水冷的冷却方式,即将料条通过冷水槽来降温,但通过冷水槽的料条上经常有冷却水滴挂结在上面,带水滴的料条进入切粒机后易损坏设备,同时带水的料条还易吸水受潮,导致料条中含水量超标而产生不合格品,所以经过水冷却后的料条要在出冷水槽后对料条进行除水处理。
请参见图1,目前使用除水装置包括:除水装置主体,拍桨、导轮、打水槽、回流槽等部分,现用除水装置在使用中,料条通过导轮的导引平行的经过拍浆,拍桨在旋转过程中与料条之间产生击打振动,将水分除去,由于料条与拍浆之间受力作用小,除水效果较差。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设计一种更快捷有效的除水装置以满足工艺效率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除水装置,能快速有效地去除料条上的冷却水,以克服现有设备存在的上述缺陷。
这种快速除水装置,包括:除水装置主体4、位于除水装置主体内部的拍桨3、位于除水装置主体内部一端的导轮1及在导轮同侧与除水装置主体底部接通的向下倾斜的回流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5下端上方通过支撑架6设置一导轮接触面低于所述导轮1水平位置的导轮2。
本实用新型在低位增设导轮,可使料条先经过回流槽出水口上方处于较低位置的导轮2底部,再经除水装置主体内部的导轮顶部,使料条倾斜,导致水滴可自然滴落;同时,由于料条经过处于较低位置的导轮的底部后,与除水装置主体内部的导轮形成张紧作用,可增加料条与拍浆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改善除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轮、2-导轮、3-拍浆、4-除水装置主体、5-回流槽、6-支撑架、7-料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2,一种快速除水装置,包括:除水装置主体4、位于除水装置主体4内部的拍桨3、位于除水装置主体4内部一端的导轮1及在导轮1同侧与除水装置主体4底部接通的向下倾斜的回流槽5,所述回流槽5下端上方通过支撑架6设置一低于所述导轮1水平位置的导轮2。
所述导轮1处在除水装置主体4内部一端,引导料条7顺利进入除水装置主体4内部,使料条7与拍桨3平行;导轮2依靠支撑架6固定在回流槽5的出水端上方,导轮2处在比导轮1低的水平位上,料条7在两个导轮1、2之间呈倾斜状,料条7上挂结的水滴可以在倾斜端自然滴落。如此,可预先在拍桨3击打之前去除大部分水分;拍桨3处于除水装置主体4内部,工作时拍桨3转动击打料条7振落水滴,水滴在除水装置主体4的底部汇聚;回流槽5上端与除水装置4底部一端相接通,可以引导汇聚的水流回流到冷凝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料条7经过回流槽5下端上方的导轮2底部,然后倾斜向上经过除水装置主体4内的导轮1顶部,再经过拍浆3。如此,可更加快速有效地去除料条7上的水分。
本实用新型在低位增设导轮,可使料条先经过回流槽下端上方处于较低位置的导轮底部,再经除水装置主体内部的导轮顶部,由于料条倾斜,水滴可自然滴落,同时,由于料条经过处于较低位置的导轮的底部后,与除水装置主体内部的导轮形成张紧作用,可增加料条与拍浆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改善除水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因此,凡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形状的简单变换都应该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