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限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4148.5 | 申请日: | 200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9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大鹏;庄国华;沈建平;龚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13/26 | 分类号: | F16F13/26;F16F1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一平 |
地址: | 201108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限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抗冲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限位器。
现有技术
随着导弹、激光炸弹和水中兵器的发展,舰艇的冲击环境更为恶劣。在非接触爆炸冲击环境下,即使舰艇结构处在安全半径之内,舰载主要机电设备和武器电子设备也可能由于承受过大的加速度或位移而遭到破坏,从而丧失战斗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提高舰艇的抗冲击能力对提高舰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是至关重要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军事应用价值。抗冲击的方法之一是通过隔振系统的较大变形,将冲击能量的释放时间延长,以减小冲击力。然而限位器在抗冲击时由于突然增加了一个刚度,容易产生二次冲击,从而影响了抗冲击性能。由于安装在弹性支撑上的设备,会随着舰船的摇晃而晃动,当摇摆角度增大时,有可能使设备重心超出支撑面而产生失稳,也可能使部分的减振器因应力或应变过大而破坏,为此必须安装限位器。目前,安装在支撑面内刚度不可调的限位器基本上是金属橡胶组成的,他们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设备的隔振系统中。现有限位器在冲击过程中可以保护隔振器免于被破坏,但会使隔振设备受到二次冲击,从而严重影响了舰船的抗冲击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智能限位器,该智能限位器是在限位器中加控制电路,调节限位器刚度以减小限位器在冲击过程中引发的二次冲击。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智能限位器,智能限位器,与被隔振设备配合使用;其特点是,包括安装板、上工作腔部件、下工作腔部件、以及一泄压部件;
所述的上工作腔部件设置在安装板上方,其包括一上工作面,所述的上工作面与安装板顶面之间形成一上工作腔,所述的上工作腔内充满工作液;
所述的下工作腔部件设置在安装板下方,其包括一环行设置的下工作面;所述的下工作面与安装板底面之间形成一形似环行囊袋的下工作腔;
所述的泄压部件包括一连接管和一电磁阀;所述的位于上工作腔区域内的安装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的下工作面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的连接管连通在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的通孔和下工作面上设置的通孔之间;所述的电磁阀设置在连接管上,控制上工作腔与下工作腔之间的连通和隔断。
上述智能限位器,其中,所述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均为橡胶材料构成。
上述智能限位器,其中,所述上工作面的壁厚厚于下工作面的壁厚。
上述智能限位器,其中,还包括一密封圈,设置在安装板的通孔边缘。
上述智能限位器,其中,所述的安装板包括贴合设置的上工作面安装板和下工作面安装板,所述的上工作面的周边与上工作面安装板连接;所述的下工作面的两个端边与下工作面安装板连接;所述的上工作面安装板和下工作面安装板位于上工作腔的区域内对应各设有一设置连接管的通孔。
上述智能限位器,其中,还包括一保护罩,罩盖在整个智能限位器的下方,其四周与下工作面安装板的周边固连。
上述智能限位器,其中,还包括一密封圈,设置在上工作面安装板和下工作面安装板的通孔边缘。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采用一上工作腔和一下工作腔,之间采用连接管连接,并通过设置在连接管的电磁阀控制上工作腔和一下工作腔的连通与隔断,因此,当被隔振设备失稳时,会以较大速度冲向限位器,限位器上的电磁阀感应到此压力会打开,此时上工作腔和下工作腔相通,工作液在压力作用下由上工作腔流入下工作腔,下工作腔迅速膨胀,限位器表现为柔性。当冲击结束时,上工作腔复位,下工作腔收缩,流入下工作腔中的工作液重新流回上工作腔,电磁阀关闭,限位器恢复到正常状态。可避免或减小二次冲击。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征性能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智能限位器包括安装板1、上工作腔部件2、下工作腔部件3、以及泄压部件4。
所述的安装板1可由一块板构成,也可由叠合的两块板构成。本实施例是由上工作面安装板11和下工作面安装板12叠合而成。
所述的上工作腔部件2设置在上工作面安装板11的顶面,其包括一由较厚的橡胶构成的上工作面21,该上工作面21的周边与安装板顶面连接,使所述的上工作面与上工作面安装板顶面之间形成一上工作腔22,在所述的上工作腔内充满工作液23。
所述的下工作腔部件3设置在下工作面安装板12的底面,其包括一环行设置的下工作面31,所述的下工作面由易于膨胀的环行薄橡胶囊构成,该下工作面与下工作面安装板12的底面之间形成一环行的下工作腔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4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镜框支架的连体夹座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纤收发器的金属防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