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多功能分离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4675.6 | 申请日: | 200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发明人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金玲谢云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5 | 分类号: | A61B17/3205;A61B17/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上海市浦东新区乳山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甲状腺 切除 多功能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作品属于医疗器材领域,涉及一种采用内镜辅助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时使用的多功能分离棒。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手术结束后,一般都会在患者的颈部留下6-8cm的手术瘢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使用新式器械,特别是采用内镜来辅助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以后,可以将手术切口减小到1.5-2cm左右。对此,甲状腺疾病患者极为欢迎,因为手术创伤面的减小不仅能够减轻伤口疼痛、加快恢复,而且直接关系到美容效果。
在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应钝性分离,完整游离甲状腺,尤其应尽量避免出血以确保分离层次清楚,而这正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但是,甲状腺分离时经常会遇到分离出血、电凝止血产生烟雾而影响主刀医生的手术视野。目前,对此问题一般是通过反复进行冲洗吸引加以解决,但是在狭小的手术空间频繁地更换器械是极不方便的,而且浪费手术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作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具备多种功能的在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手术时使用的分离棒,以解决目前内镜辅助切除甲状腺手术分离时经常出现的出血、电凝时产生烟雾而影响医生手术视野,影响手术效果和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作品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内镜辅助切除甲状腺的多功能分离棒,该分离棒为一金属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棒为中空结构,并且在其钝性盲端一侧的侧壁上开有侧孔,用于吸引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或电凝时引起的烟雾;在靠近其另一端的侧壁上设置一注水部件(4),此部件可以连接一次性无菌空针或输液器,用于在手术冲洗时通过此处注水。
此外,在所述注水部件上再配置一个帽盖,该帽盖用于在手术吸引操作时密封住所述注水部件以避免发生漏气,从而保证手术吸引操作的效果。这样的盖帽,可以采用橡胶或者塑料等弹性材料制成。
此外,在多功能分离棒靠近上述注水部件一端的端部与该注水部件之间再设置一吸引器接头,用于接入吸引器以便进行手术吸引操作。该吸引器接头最好是规则的圆球状,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膨胀形状,只要能保证吸引器接入后的吸引操作效果即可。
此外,在多功能分离棒钝性盲端一侧侧壁上开设的侧孔一般是4个。当处于特殊情况下,例如手术时间受控要求极短时,为加快吸引过程,可以开设侧孔4个以上。这些侧孔的孔径大小与该多功能分离棒的大小相适应,彼此间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一致。它们一般均匀对称分布,也可以不规则地开设在多功能分离棒的侧壁上。
另外,多功能分离棒还包括一个内芯棒,它与该分离棒的内部腔体相匹配,专门用于插入该分离棒中对其内部腔体进行刷洗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采用内镜辅助切除甲状腺的手术过程中,使用本多功能分离棒能够同时实现分离、冲洗、吸引等功能,能够克服了现有手术器械影响手术视野的弊端,从而大大减少了手术器械的更换次数,并且操作极为方便,节约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1是多功能分离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C-C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多功能分离棒的主体为一中空的金属棒,它的头端为钝性盲端1,圆头光滑,在靠近钝性盲端一侧分离棒的侧壁上面开设4个或者4个以上的侧孔,图3、图4分别是图1中A-A向和B-B向的剖视图,它们示出了这些侧孔在多功能分离棒的侧壁上的布置结构。这些侧孔的孔径尺寸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具体位置可以均匀或者不规则地分布在侧壁上面。例如,对于一个直径为3.8mm、壁厚为0.4mm、长度为210mm的分离棒,可以在距它的钝性盲端5mm处开设4个均匀分布的侧孔,孔径为2mm。另外,还可以在距钝性盲端15mm处再增加4个均匀分布的侧孔,孔径为3mm。
在靠近多功能分离棒另一端的侧壁上设置一注水部件4,此部件可以连接一次性无菌空针或输液器,用于在手术冲洗时通过此处注水。另外,在该注水部件上配置一个帽盖5,该帽盖用于在手术吸引操作时密封住该注水部件以避免发生漏气。在多功能分离棒靠近上述注水部件4一端的端部与该注水部件之间再设置一吸引器接头6,用于接入吸引器以便进行手术吸引操作。如图5所示,该吸引器接头优选为圆球状,当然在保证手术吸引操作效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是其他的膨胀形状。
在图2中,多功能分离棒还包括一个内芯棒,它与该分离棒的内部腔体相匹配,专门用于插入该分离棒中对其内部腔体进行刷洗操作。在内芯棒的手持操作的一端,该端端部可以做成一个圆形手环结构以方便洗刷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金玲谢云,未经于金玲谢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4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