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收塔体上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4947.2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8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林;刘燕燕;石洪志;林瑜;顾德仁;石磊;王如意;刘道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塔 上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塔的技术,尤其属于烟气脱硫吸收塔的上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用的烟气脱硫吸收塔最常见的两种出口结构:平顶结构、圆锥台结构,但是存在以下缺点:
当吸收塔采用平顶结构时(如附图1,2所示),其中1’为原烟气入口,2’为吸收塔体,3’为净烟气出口,在图上标示部位(A区、B区、C区、D区、E区、F区)会有涡流出现。涡流区内不断的产生着旋涡,其能量来自主流,因而不断消耗主流的能量;在旋涡区及其附近,过流断面上的流速梯度加大,也使主流能量损失有所增加。在涡流被不断带走并扩散的过程中,加剧了下游一定范围内的紊流脉动,从而增加了该区域及下游的能量损失。由于能量损失增加,导致系统阻力增加,使增压风机的电耗增加。
涡流的出现使气流分布不均匀,影响下游部件的工作性能:
如果烟道出口外置的是除雾器,将会使进入除雾器的气流分布不均匀,导致除雾效果不佳,从而使烟气带水量增加,腐蚀后续烟道,而且除雾器过流断面上局部区域流速较高,也增加了除雾器工作的阻损,并加快了除雾器折板的磨损。对于除雾器的运行是一种威胁。
如果除雾器是内置在塔内,烟道出口外接的是烟气换热器,由于气流分布的不均匀,使换热器内各处换热系数不均,极大地影响了烟气换热效率。而且,GGH内流速较低处不仅换热差,而且烟灰或浆液滴易发生沉积;而流速较高区域磨损严重,换热元件寿命短。
当吸收塔上部结构采用圆锥台结构时(如附图3,4所示),其中1”为原烟气入口,2”为吸收塔体,3”为净烟气出口,这种设计及布置方式使吸收塔高度增加,相应地净烟道高度及其平台支撑高度也增加,从而耗钢材较多;另外通常在塔顶需加设大量的加强结构以加强刚性,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设备重量,对承载不利;如果为了使气流均匀,在上部空间加装导流叶片,则叶片在空间内安装维护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塔体上部结构,该结构能够减小或消除涡流的存在,优化气流分布,有效地提高烟气在塔上部及塔出口的气流分布效果从而减小系统阻力,减少电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收塔体上部结构,包括净烟气出口,所述吸收塔内壁上位于净烟气出口的下方安装一折烟板。
优选地,所述塔顶与净烟气出口相对的一侧呈斜坡状。
优选地,所述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γ为30°~45°,其水平长度b为1/4塔直径~3/4塔直径。
优选地,所述净烟气出口设在塔身的侧面,且与塔顶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净烟气出口与塔身的连接部侧向呈渐缩形状。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沿几何中心线的水平截面的两边和塔身的切线所形成的夹角θ与ε为20°~30°。
优选地,所述折烟板包括一上折板和一下折板,上折板和下折板通过一竖直板连接;上折板与塔壁的夹角α范围是45°~65°,下折板与塔壁的夹角β范围是30°~45°,折烟板的高度k≤2m;折烟板的宽度e≤1/4塔直径。
优选地,所述折烟板包括一上弧板和一下折板,上弧板和下折板通过一竖直板连接;上弧板与塔壁的夹角α范围是70°~90°,下折板与塔壁的夹角β范围是30°~45°,折烟板的高度k≤2m;折烟板的宽度e≤1/4塔直径。
优选地,所述折烟板包括一上弧板和一与上弧板连接的下折板;上弧板与塔壁的夹角α范围是70°~90°,下折板与塔壁的夹角β范围是30°~45°,折烟板的高度k≤2m;折烟板的宽度e≤1/4塔直径。
优选地,所述折烟板包括一上折板和一与上折板连接的下折板,上折板与塔壁的夹角α范围是30°~45°,下折板与塔壁的夹角范围β是30°~45°,折烟板的高度k≤2m;且α+β≤90°;折烟板的宽度e≤1/4塔直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采用低阻力气流优化型吸收塔上部结构,减小了涡流区,优化了气流组织,有效地提高了烟气在塔上部及塔出口的气流分布效果。
(2)由于气流组织得以优化,减小了烟气流的阻损,从而降低了增压风机电耗。
(3)旋涡区域减小或消失后,烟气在截面上横向和纵向的气流分布不均匀度达到最小;
A.如果烟道出口是外置式除雾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会对下游除雾器的性能带来很大的优化,由于气流均匀,使除雾效果增加,减少了后部烟道的腐蚀,而且使除雾器工作在安全的流速范围内,有利于除雾器的长久运行和保持高的工作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4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