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全注射器的筒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477.1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顶尖堂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15 | 分类号: | A61M5/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1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安全 注射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安全注射器的筒体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次性注射器在医院被大量使用,注射器用完后,医护人员在处理废弃的注射器时,稍一不慎针头便会刺到医护人员手上,由于注射器针管外壁有残留的患者血液,很容易将患者身上的病毒或细菌随着使用后的注射器传染给医护人员,而造成医护人员染病或死亡,这些医疗事故,各国常有所闻,特别是染上目前无法治疗的先天免疫不全症候群病毒即艾滋病毒等,此类医疗事故严重威胁到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随着此类事故的不断发生,医院便开始使用一次性安全注射器。
现有的安全注射器的针头部分是以紧配方式固定于注射器筒体筒颈内部,然而,组装时针头部分均从后部往前组装,组装工序十分复杂,另外,现有的注射器为了承受注射时来自后端药液压力,将注射器筒体筒颈段改成前小后大的锥形状,借以阻挡针头座向前滑出注射器筒体外,然而,前小后大的锥形内部,使得针头座容易向后滑入注射器筒体内,产业界为解决此类问题,现在均从加大针头座、注射器筒内壁的紧配力着手,然而,加大紧配力,却造成针头座组装于注射器筒颈内的困难,而且,现有的针头座、注射器筒体是以一模多穴的塑胶注塑出模具注塑出成型,由于每一模穴的注塑出环境(例如浇道位置、射出温度、冷却速度等)并非全然相同,加上大量生产时若干个模具间也普遍存在差异性,因此注塑出后每一个针头座、注射器筒体很难控制其精度尺寸,二者间的紧配力仍然不易掌握,不合格率偏高,十分困扰产业界。
对比文件一,申请号:01113404.6,公告号:CN1390610,专利权人:钱倚天;鲁祎民,本案中公开了一种“注射针回缩型安全注射器”,其摘要内容为:一种注射针回缩型安全注射器,由针体、针座、针体收集管、针筒和柱塞组成,其特点是:针体由钢针和塑料连接体构成;针座有两个通道的液流孔,在针体孔四周有数个小体凹槽与针体上的小体紧密配合,具有固定针体及在针体断裂后使其回缩作用;针体收集管前端设有两个液流孔的圆形旋转盘,其中心为一针体回缩孔;针筒前端有一针筒前盘,尾端有针筒盖;柱塞前端有推进板,后端有柱塞柄,其中心为一套管,中心套管两侧有一对侧翼。
对比文件二,专利号:ZL96204551.9,公告号:CN2258071,专利权人:曹建华,本案中公开了一种“ 注射针可回缩的安全注射器”,其摘要内容为:一种注射针可回缩的安全注射器,包括药筒总成、注射针总成及软质释放元件,药筒总成由外筒、中空推杆及设有易断封闭元件的橡胶柱塞装置组成;注射针总成包括可更换结构固定于外筒顶端的壳体、可释放结构扣合于壳体的注射针和针座及弹性元件。完成注射后继续向上推动中空推杆一极短距离,推动软质释放元件移动,释放元件迫使注射针及针座脱离壳体,弹性元件使针座及注射针向下移动,破坏橡胶柱塞装置易断封闭元件后掉落至中空推杆内部。
对比文件三,专利号:ZL01243599.6,公告号:CN2501514,专利权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本案中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其摘要内容为: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其包括针筒、针头座、密封圈、活塞、推杆,针筒前端有圆柱孔,针头座滑动装入针筒圆柱孔内,针头座后端设有带柄的穿刺圆锥体,活塞前端设有薄膜区,活塞中推杆前端设有弹性夹头,针筒前端圆柱孔内壁轴向设有若干条形凸起,针头座外壁上相应地轴向设有若干条形凹槽。针头座后部呈一定锥度的扁锥型。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安全注射器和用于安全注射器的筒体仍然存在诸多的缺陷,仍然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进,使得产品的结构更趋合理化,产品更具实用性和稳定性,改变现有的装配方式,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和组装速度,实现高度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全注射器的筒体结构,它可克服现有产品结构实用性差,工作稳定性差,组装工艺复杂,组装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低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安全注射器的筒体结构,它主要包括筒体,筒体端部为筒颈,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颈的内壁处设有两道相互平行的环形凸筋,这两道环形的凸筋分别为上环形筋和下环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顶尖堂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顶尖堂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