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数控轧辊磨床头架预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5610.3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8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荣;周晓琴;张艳春;孟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7 | 分类号: | B24B5/37;B24B4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9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 数控 轧辊 磨床 头架预 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数控轧辊磨床头架预启动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帮助头架启动时克服工件与托架间的静摩擦力,使工件在短时间内加速,达到所需转速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中型轧辊磨床上常用的头架启动装置,采用内齿啮合,油泵旋转产生推力的原理。这种结构的空间受到限制,输出的推力较小,且无法调整。当工件重量过重时,动作可靠性难以保证。
国内也有采用外齿啮合,但工件重量和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头架启动时重型工件与托架间的静摩擦力,使重型工件在短时间内加速,达到所需转速,提供一种重型数控轧辊磨床头架预启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型数控轧辊磨床头架预启动装置,包括启动电机,体壳,蜗杆副中的蜗杆,蜗杆副中的蜗轮,第一级减速齿轮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第二级减速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驱动齿轮,头架拨盘上的外齿轮,油缸,电磁离合器,旋转接头与花键轴。
所述体壳左边上面装有启动电机,启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蜗杆副中的蜗杆,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同轴上,装有第一级减速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和电磁离合器,在第一级减速齿轮组中的从动齿轮的同轴上,装有第二级减速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第二级减速齿轮组中的从动齿轮的同轴上,装有驱动齿轮,油缸的缸体与体壳固定联接,油缸的活塞杆经旋转接头与花键轴连接,驱动齿轮与头架拨盘上的外齿轮通过数控系统和电磁离合器控制的油缸实现啮合或脱开连接。
电机与数控系统相连;电磁离合器实现传动链脱开、吸合及保护;旋转接头在正常工作时,保护油缸,以防活塞杆与缸体相对回转;驱动齿轮在原始位置处于啮合状态,以确保在刚性最佳状态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重型数控轧辊磨床头架预启动装置,包括启动电机1,体壳10,其特点是,该装置还包括:蜗杆副中的蜗杆2,蜗杆副中的蜗轮3,第一级减速齿轮组主动齿轮4、电磁离合器5,从动齿轮6,第二级减速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驱动齿轮9,油缸11,旋转接头12,花键轴13。
体壳10左边上面装有启动1,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蜗杆副中的蜗杆2,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3同轴上,装第一级减速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4和电磁离合器5,在第一级减速齿轮组中的从动齿轮6的同轴上,装有第二级减速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7,第二级减速齿轮组中的从动齿轮8的同轴上,装有驱动齿轮9,油缸11的缸体与体壳10固定联接,油缸11的活塞杆经旋转接头12与花键轴13连接,驱动齿轮9与头架拨盘上的外齿轮,通过数控系统和电磁离合器5控制的油缸11实现啮合或脱开连接。
启动电机与数控系统相连;电磁离合器实现传动链脱开、吸合及保护;旋转接头在正常工作时,保护油缸,以防活塞杆与缸体相对回转;驱动齿轮在原始位置处于啮合状态,以确保在刚性最佳状态受力。
该装置工作时,电机1的启动和停止、电磁离合器5脱开、吸合以及油缸7的推出和退回,是由电器与数控系统联合控制完成的。
重型数控轧辊磨床头架预启动装置动作流程:
电磁离合器5脱开,油缸11拉动花键轴13,使驱动齿轮9靠近固定于头架拨盘上,并与之啮合,(电磁离合器脱开可使啮合到位率提高)到位后,油缸11限位发讯,电磁离合器5吸合,启动电动机1经蜗轮蜗杆副中的蜗杆2和蜗杆3、第一级减速齿轮中的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6、第二级减速齿轮中的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8、带动驱动齿轮9传动,与此同时由数控系统发讯,主电机起动,在瞬间帮助主轴旋转,延时1.5秒后,电磁离合器5脱开,油缸11伸出,齿轮9脱离外齿轮,到位后,油缸11限位发讯,启动电动机1停止,头架启动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6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