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下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5718.2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7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倪增炎;冯荣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煤气第二管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0 | 分类号: | F16L5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12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下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管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不停输施工封堵燃气管道的下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用及燃气的行业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中、大型城市中,燃气供应系统的稳定性及应变能力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但燃气供应系统由于管道老化、意外事故等原因经常发生管道破损或破裂,需要及时更换。从安全性考虑,以往的施工方法大多需要关闭两端阀门,停止输送燃气,同时排空管道中的残留燃气才得以施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也有比较成熟的不停输施工技术。
不停输施工的主要步骤依次为,首先封堵原管道破裂处,然后在原管道破裂处借助开孔机落刀开孔,开孔后开孔机退刀、卸刀头,然后在开孔机上利用下封堵器将堵板安装在开孔处,形成管道再次密闭。
不停输施工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现有技术中的不停输施工技术,一般均是采用开孔机来下堵板以实施最后的封堵作业,由于要使开孔机“一机两用”,并确保施工过程中不漏气,因此开孔机的结构变得复杂,操作烦琐,并且由于频繁的拆卸而缩短了开孔机中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提高不停输施工的安全性、完善施工配套的设备,特别是如何简便、快捷地实施封堵作业,成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不停输施工技术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对不同规格的堵板具有一定通用性的燃气管道封堵施工下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下堵器,包括一主轴,所述主轴具有一旋拧端及一连接端;所述主轴在所述旋拧端外可旋转连接一轴套,所述轴套与一下堵器联箱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的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下堵器联箱内;一下堵器连接头与所述连接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堵器连接头上设有用于与堵板拆卸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为在所述下堵器连接头的同一旋转半径上间隔设置的至少两圆弧块。
所述下堵器联箱为帽形,顶部开设有一用于所述主轴穿越的通孔,底部开放并具有一用于连接的边沿部;所述顶部上固设一与所述主轴气密闭连接的主轴外套。
所述轴套固定连接一内径大于所述主轴外套外径的滑套,所述轴套通过所述滑套与所述主轴外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管道下堵器采用了内外可转动配合的主轴和轴套设计,特别是采用了独立、可更换的下堵器连接头,通过转动主轴的旋拧端带动连接端上的下堵器连接头。由于在下堵器连接头上设置了用于与堵板可拆卸配合的凸块,使堵板可以方便地拆下或装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管道封堵施工下封堵器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简便,并且对于不同规格的堵板具有通用性的有益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封堵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堵器联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下堵器连接头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下堵器连接头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下堵器,包括一主轴1,主轴1具有一外露的旋拧端11及一具有内螺孔的连接端12。主轴1在旋拧端11附近通过轴承13可旋转外设一轴套2,主轴1的连接端12位于一下堵器联箱3内。如图2所示,下堵器联箱3为帽形,顶部31开设有一用于主轴1穿越的通孔32,底部开放并具有一用于连接的边沿部33。
轴套2与下堵器联箱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下堵器联箱3的顶部31上固定连接一主轴外套34,主轴外套34由三部分焊接而成,通过在密闭环35中设置密封圈与主轴1形成气密闭连接。
轴套2上固定连接一内径大于主轴外套34的滑套5。主轴外套34与滑套5螺纹连接。因而轴套2通过滑套5及主轴外套34与下堵器联箱3形成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还在于,连接端12上通过内螺孔固定连接有一下堵器连接头4。如图3、图4所示,下堵器连接头4上设有用于与燃气管道封堵施工中的堵板(未示出)可拆卸配合的凸块41。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凸块41为在下堵器连接头4的同一旋转半径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圆弧块。其形状与堵板连接部基本相配。两圆弧块要求设置在同一旋转半径上的目的是确保主轴旋转后,圆弧块能同时与堵板配合。两圆弧块间隔设置的目的是两者的间隙处可以留做堵板连接部进出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煤气第二管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煤气第二管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