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5847.1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96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倪斌;王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振英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寰枢椎 后路 钉棒内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骨外科用具有复位功能的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器。
背景技术
寰椎横韧带断裂和枢椎齿状突骨折等原因可以导致寰枢椎之间失去稳定性,寰椎向前移位,也称前脱位。随着病情的延长,寰椎前移位的程度加重,寰枢椎侧块关节面变形,向前下方倾斜,而寰枢椎前面的软组织挛缩甚至钙化使寰椎在前脱位的位置上固定,形成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目前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比较理想的方案是寰枢椎松解复位后再行固定,即先经口咽途径松解寰枢椎前方的挛缩斑痕或钙化组织,然后进行颅骨牵引使寰枢椎复位,再从后方行寰枢椎间的固定及植骨融合。但寰枢椎松解复位后仍有强大的回缩力使其再脱位,这就使有的病例在松解复位后再次脱位,不适合进行短节段的寰枢椎后路固定和植骨融合,只能行长节段的枕颈固定融合,而长节段的枕颈固定融合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枕颈部活动基本丧失,患者功能恢复很不满意。
现有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方法有:1.用钢丝或钛缆捆扎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Gallie技术和Brooks技术),但固定强度不够强,不能有效阻止寰椎向前下方滑移,术后脱位再发率高,并且存在钢丝或钛缆切割椎板损伤脊髓的可能;2.用椎板夹固定技术,椎板夹两端为椎板挂钩,用椎板挂钩分别固定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属于两点固定,其固定强度仍不够阻止寰椎向前下方脱位,虽然避免了椎板下穿钢丝或钛缆的技术环节,但椎板钩可能进入椎管产生脊髓压迫;3.用寰枢椎经关节间隙螺钉固定,即用螺钉穿过寰枢椎侧块关节使之固定于一体,此方法一般需要在寰枢椎完全复位的情况下使用,而且需要与钢丝或钛缆捆扎相结合实现后方植骨融合的目的,但不适用于难复性寰枢椎脱位;4.用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此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目前的内固定器只能将其固定在即成的位置上,对于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松解复位后再次出现移位的情况无法使用。
目前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生物力学稳定性较强,属于三点式固定比较牢靠,但用现有的内固定器螺钉仅能在原有位置固定寰枢椎,无法在术中对脱位的寰枢椎进行提拉复位,致使部分病例无法进行短节段的寰枢椎固定,而被迫行长节段的枕颈固定融合,使患者丧失的绝大部分枕颈活动度,手术效果不满意。临床实践中需要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固定牢靠,又具有术中提拉复位功能的寰枢椎内固定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术中提拉复位功能的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器由普通寰枢椎万向螺钉、寰枢椎万向提拉螺钉和连接棒组成。普通寰枢椎万向螺钉由钉体、钉帽和螺母组成,钉帽中空,帽顶中央设有螺钉孔,钉体安装于其内,钉帽两侧设有U形凹槽,钉帽内壁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螺母的外螺纹匹配,螺母中空,内腔横截面呈六角形或其他形状,可用匹配的内六角螺刀或其他旋具旋紧于钉帽内。寰枢椎万向提拉螺钉构造与普通寰枢椎万向螺钉基本相同,也是由钉体、钉帽和螺母组成,只是钉帽较长,约为普通寰枢椎万向螺钉钉帽长度的两倍,其外表面中间设有腰状V形凹陷,其后方的延长部分称为帽翼,帽翼仅在术中提拉复位时使用,一旦复位固定后即使用辅助工具将帽翼折断,寰枢椎万向提拉螺钉折断帽翼后就与普通寰枢椎万向螺钉保持一致。连接棒用于连接固定普通寰枢椎万向螺钉和寰枢椎万向提拉螺钉,其外径与两种螺钉钉帽的U形凹槽宽度匹配。将连接棒插入寰枢椎万向螺钉和寰枢椎万向提拉螺钉钉帽的U形凹槽中,然后分别用螺母锁定,就成为一体的本实用新型内固定器。
手术时,先将普通寰枢椎万向螺钉拧入枢椎椎弓根,将寰枢椎万向提拉螺钉拧入脱位的寰椎的侧块,再将连接棒穿过两枚螺钉钉帽的U形凹槽,先用螺母将枢椎上的普通寰枢椎万向螺钉与连接棒锁紧,再将螺母逐渐从寰枢椎万向提拉螺钉钉帽后方的帽翼旋入,由于连接棒的阻挡,钉帽随螺母的旋入而由前往后移动,使固定于寰枢椎万向提拉螺钉钉体上的寰椎一起向后提拉,直至复位后将螺母锁紧,最后将帽翼折断弃之,即完成脱位寰枢椎的复位与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本内固定器具有术中提拉复位功能,事先不需要将寰枢椎充分复位,因此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病例实施复位手术时可以实现短节段的固定,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的枕颈部活动度,而且实现了三点式固定,使失稳的寰枢椎固定牢靠,融合率提高,手术操作也变得简便易行,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普通寰枢椎万向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