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涮涮锅座位区划隔屏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946.X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36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清宇;谢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慧玲 |
主分类号: | A47G5/00 | 分类号: | A47G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涮涮锅 座位 区划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涮涮锅座位区划隔屏构造,尤指一种使用方便且机动性强的隔屏构造,能实时依用餐人数将座位区划出,以减少空位的数量,同时减低顾客与他人并桌用餐时的尴尬,并能减少走道设计,增加室内座位配置量。
背景技术
按,由于涮涮锅的用餐方式采单一座座位上一人一锅,并藉由电磁炉持续加热烹煮食物,所以于每个座位上皆设有电磁炉装置,故业者于店内装修时,并需考量整体座位的规划,而目前大多采用4人座位的桌体设计,并依其室内空间加以规划配置,且为了因应较多人数一起用餐的需求,常将两桌合并为8人座位的配置规划,但由于每批用餐人数皆不尽相同,且大多数人于用餐时皆不喜欢与其它陌生人并桌,因此导致许多零星的空位产生,造成容客量降低,进而影响到营运成本的耗费。
再者,由于店面租金昂贵,导致店内面积空间都不大,故如何运用现有空间设计,能实时依用餐人数将座位区有效地划出,以降低空位的数量,同时减低顾客与他人并桌用餐时的尴尬,乃为本案所欲研发的重点。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潜心研思,经多方实验改造后终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涮涮锅座位区划隔屏构造,能实时依用餐人数将座位区划出,同时减低顾客与他人并桌共同用餐时的尴尬,并提高用餐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涮涮锅座位区划隔屏构造,能够降低空位的产生,造成容客量提高,进而增加营运获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涮涮锅餐桌构造,能增加餐桌并排配置数量,以减少走道设计,提升餐厅的容客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涮涮锅座位区划隔屏构造,为设有脚座、横杆以及至少一隔板所组成,并于其中一脚座外侧底缘向下延伸一具有钩部的挡板,且该挡板顶端内缘凸设有一横板;两横杆概呈一工字状,分别设于两脚座间的适处,并与脚座形成一下部镂空的框架;至少一隔板设于上述框架内,藉以构成一隔屏构造,而将该隔屏设置于涮涮锅餐桌的台面中央,并使具有钩部的脚座扣固于台面桌缘,进而将餐桌分隔成两区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隔屏构造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隔屏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隔屏设置于餐桌上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隔屏设置于餐桌上剖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隔屏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隔屏设置于餐桌上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隔屏设置于餐桌上剖面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隔屏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隔屏局部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隔屏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局部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全区座位配置的使用实施例。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全区座位配置的使用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涮涮锅座位区划隔屏1构造如图中实施例主要设有两脚座10、两横杆20及至少一隔板30,其中该脚座10分别设置于两侧,而于其中一脚座10外侧底缘向下延伸有一挡板11,且该挡板底部内缘设有一钩部12,而顶端缘则凸设有一横板13。
两横杆20分别设置于两脚座10间的顶端及中央处,与脚座10形成为下部镂空的框架,而该横杆20于框架内侧至少设有一沟槽21。
该隔板30为一不透明材质所制成,并设置于上述框架内,且使隔板30上、下两侧缘嵌固于横杆20的沟槽21中,藉此构成一全新的涮涮锅座位区划隔屏1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慧玲,未经陈慧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9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