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吸过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958.2 | 申请日: | 200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6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钱本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本文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1100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吸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抽吸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般的手术过程中须要切除体脂肪、肌肉、骨骼、肿瘤、血栓等(手术切除物)过程中,均需要使用抽吸装置,普通的抽吸装置通常是在抽吸容器的前端设置吸管,通过前端吸管将相应的液体及手术切除物吸入容器内,采用此种抽吸装置,由于前端吸管是直接接到手术切口,抽吸过程中往往将一些手术切除物及固体的血块等一并吸入到吸入容器过程中、往往塞住整个流通道,还需要常常排除手术切除物、尤其是骨骼碎片后才可恢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于前端吸管与容器之间的抽吸过滤装置,其可以在抽吸过程中对有关液体及手术切除物进行过滤,从而减少二次过滤过程。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抽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芯滤管和抽吸尾盖,所述外壳为两端相通中间设有空腔的桶管状壳体;所述内芯滤管设置在外壳内,内芯滤管外壁与外壳内壁形成容纳液体的容置腔,所述内芯滤管的前端开口、末端封闭且管壁上设有过滤孔;所述抽吸尾盖前端与外壳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抽吸尾盖内设有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与外壳内的容置腔相通。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抽吸过滤装置设置在抽吸装置的前端吸管与抽吸容器之间,使前端吸管与外壳前端相连接,而抽吸尾盖的末端出口与抽吸容器相连,经过设置抽吸过滤装置,使得手术过程中抽吸出的水及血液等经前端吸管、进入外壳内液流通道、然后进入到内芯滤管内,通过内芯滤管管壁过滤孔的过滤使得固体状物质残留在内芯滤管内,而液体则经过滤孔进入到内芯滤管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的容置腔内,然后流入抽吸尾盖进而流入到抽吸容器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卫生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芯滤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抽吸尾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抽吸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内芯滤管2、抽吸尾盖3,所述外壳1为两端相通中间设有空腔的桶管状壳体;所述内芯滤管1设置在外壳内,内芯滤管2外壁与外壳1内壁之间形成容纳液体的容置腔101,所述内芯滤管2的前端201开口、末端202封闭且管壁上设有过滤孔203;所述抽吸尾盖3前端与外壳1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抽吸尾盖3内设有液体通道301,所述液体通道301与外壳1内的容置腔101相通。
所述外壳1主体呈圆柱状且前端呈圆锥台状,所述内芯滤管2设置圆柱段内部。
所述内芯滤管2的末端202封头呈圆锥状。
所述内芯滤管2的末端封头202的圆锥角为35~45度。
所述内芯滤管管壁上过滤孔的开孔率为1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本文,未经钱本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9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妇科用超声波探头
- 下一篇:横入式升降横移停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