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MMB接收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972.2 | 申请日: | 200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12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湛;朱克学;陈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湛;朱克学;陈钢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H40/27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102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mmb 接收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接收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国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信号并且解码输出包含视频、音频或/和其他数据业务的数据流的CMMB接收终端。该CMMB接收终端可以使用现有的多种通信技术,如蓝牙或Wi-Fi通信技术与其他使用蓝牙或Wi-Fi的设备进行通信。
背景技术
CMMB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6年10月24日颁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行业标准(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标准核心是通过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方式,供七英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终端如笔记本电脑等接收设备,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等业务的系统,传输技术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传输技术(该技术简称“STiMi”).该标准适用于在30MHz到3000MHz频率范围内的广播业务频率,通过卫星和/或地面无线发射电视、广播、数据信息等多媒体信号的广播系统,可以实现全国漫游.另外,CMMB包含了通过电信的网络进行回传网络信号,提供上行的数据通道。
STiMi技术是面向移动多媒体广播设计的无线信道传输技术,中国自主研发的CMMB体系架构中的核心部分。STiMi技术充分考虑到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特点,针对手持设备接收灵敏度要求高,移动性和电池供电的特点,采用最先进的信道纠错编码和OFDM调制技术,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对移动性的支持,采用时隙(time slot)节电技术来降低终端功耗,提高终端续航能。
CMMB系统由发射系统、同轨S波段卫星网、地面增补转发网、电信移动网和接收机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直接涉及广播内容的部分是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在发射系统,来自上层构成CMMB服务的多条数据流(包含视频、音频或/和其他数据业务)独立地分别进行RS编码和字节交织、LDPC编码、比特交织和星座映射等操作,然后和离散导频以及承载传输指示信息的连续导频组合起来,形成OFDM频域符号,再对频域符号数据进行加扰,进行OFDM调制、成帧、上变频等操作,最后通过射频部分将信号发向空中。系统接收部分则是发射部分的逆过程。接收机首先由调谐器调谐从天线进入的高频信号,滤掉无用的频谱部分,并向下变频到OFDM可以接收的中频信号频段;OFDM基带解调器接收中频信号,进行A/D变换后,得到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I/Q变换,得到两路正交的信号,该信号通过信道同步和信道均衡后,送入OFDM解调器进行基带解调,然后进行符号解扰(解能量扩散)并通过解复用器,然后再解比特交织、解LDPC码、解字节交织和解RS码,最后得到包含包含视频、音频或/和其他数据业务的多条数据流。
蓝牙英文名为Bluetooth,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IEEE802.15),工作在2.4GHz频带,带宽为1Mb/s。蓝牙技术工作在不需(频率占用)许可证的波段(2.402到2.4835GHz),短距离通过无线连接传输无损声音和数据。蓝牙特别利益集团(SIG)公布的蓝牙正式规范1.2版的蓝牙协议支持1兆字节每秒的速率和10米的传输距离,但蓝牙数据包的数据头占用了一定容量,所以实际传输速率只有723千字节每秒。2004年11月通过许可的蓝牙2.0理论上3兆字节每秒的传输速率,并且直线有效距离可达到250米,可以用在大数据吞吐量需要的场合,比如传输CD音质的流媒体文件,数码相片和激光打印等。现在市场上有大量的支持蓝牙1.2协议产品,比如PDA、手机、电脑、无线耳机、车载免提设备等,其中手机应用最多。2005年12月支持此2.0协议的第一批设备已经出现在市场上,包括应用在手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湛;朱克学;陈钢,未经吴湛;朱克学;陈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页面访问监视方法及其程序
- 下一篇:治疗粘膜破坏性炎症的转铁蛋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