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现场登高移动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6028.9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5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杰;孙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4 | 分类号: | E04G1/24;E04G1/1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现场 登高 移动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操作平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登高作业的安装施工现场登高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登高作业操作,主要采用搭设脚手架、直梯或人字梯等方式,采用这两种方式都有其局限性,脚手架存在移动不方便、拆搭麻烦浪费人力和时间等缺陷,而人字梯等还存在高度受限、存在潜在危险等问题。两种方式均不适用于频繁更换施工地点的登高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拆搭方便、适用性广、安全可靠的施工现场登高移动平台,以满足登高作业的需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施工现场登高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爬梯、施工平台、扶手和稳定翼架;所述主体框架为框架结构包括立柱和斜撑,所述主体框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施工平台固定设置在主体框架上部;所述爬梯设置主体框架内,其从主体框架底部一直延伸至施工平台高度,施工平台上相应于爬梯处设有人员出入口;所述扶手设置在操作平台上方,延伸在施工平台两侧边,与主体框架铰接。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框架下方设置行走轮,并将施工平台设置在主体框架上,通过移动行走轮达到移动施工平台的目的,配合稳定翼架可以使平台在指定地点能够稳定支撑并增加移动平台的稳定性。而且通过将扶手与主体框架铰接,可以在移动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时,方便的将扶手放下,通过障碍物之后在将扶手竖立固定,以适应不同的施工场合。此外,还可以将主体框架分层设计,使各层叠加,使用时可以根据施工高度的不同增、减层数,达到适应不同高度施工的目的。综述,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节约工程成本,而且运输方便,无需专业人员即可拆装,具有利用率高、经济实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施工现场登高移动平台,包括主体框架1、爬梯2、施工平台3、扶手4和稳定翼架5;所述主体框架1为框架结构包括立柱101和斜撑102,所述主体框架1底部设有行走轮103;所述施工平台3固定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部;所述爬梯2设置主体框架内,其从主体框架底部一直延伸至施工平台3高度,施工平台3上相应于爬梯3处设有人员出入口301;所述扶手4设置在操作平台3上方,延伸在施工平台3两侧边,与主体框架1铰接。所述施工平台两侧的扶手4通过连杆401相连。
所述稳定翼架5为三角支撑架,其远离主体框架立柱101的一端设有调节螺杆501,通过调节螺杆501支撑在地面上。
所述行走轮103有四个,包括两个万向轮和两个可刹轮。
所述主体框架1上还设有多层相互叠加连接的可拆卸框架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6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