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遥控模型直升机平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0720076261.7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42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川;吴雨辰;俞宜震;丁焕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27/133 | 分类号: | A63H27/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180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模型 直升机 平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模型直升机,尤其涉及单旋翼遥控模型直升机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遥控模型直升机与真实的直升机在基本技术上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在结构上又有明显的不同。目前直升机的控制方式有贝尔方式,希拉方式和贝尔-希拉混合方式。
贝尔方式大多使用在真实的直升机,其典型特征是旋翼的桨叶角的直接控制,没有稳定翼片,旋翼的前缘有配重,更多的现代直升机连配重也没有,而是旋翼能作挥舞运动,当直升机在行进中遇到不稳定气流干扰时,变化的气动载荷不会传导到机身,直升机的颠簸较小。贝尔方式直升机的特性是动作控制较直接,小动作较灵敏但无法从事大动作飞行。因此这种方式无法实现特技模型直升机中对操纵性能特定要求:卓越性高灵敏度、动作难度高大舵量操纵的技术要求。
希拉方式和贝尔方式的特性相反,希拉控制方式的R/C直升机特点是有一对平衡翼片(又称希拉小翼)。平衡翼主要是作为伺服机和主旋翼间的一个中介,操纵时先以伺服机拉动平衡翼,再以平衡翼拉动主旋翼。希拉方式的直升机适合大动作飞行,多应用在R/C直升机,但是单纯的希拉方式难以获得足够的稳定性。
目前在模型直升机中普遍使用的是贝尔-希拉混合方式,该方式的平衡锤与希拉小翼为一整体的组合件,且平衡锤-希拉小翼的轴线垂直于旋翼轴线。平衡锤旋转时产生的陀螺效应,克服模型直升机的飞行中遇到的外界干扰,起到平衡作用,使模型自动克服外界的干扰。“贝尔-希拉”方式主要表现在操纵性能的优越性,适用于有大舵量操纵的单旋翼模型直升机上。然而,由于平衡锤-希拉小翼为一个整体,在一定速度下旋转的小翼对平衡锤的自动平衡作用起到某种阻尼作用,弱化了平衡锤的平衡功效。这导致该模式的操纵技术复杂,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该方式的模型直升机的自身平衡性能仍显不足,初学时极易出现飞行事故。
业者希望可以对“贝尔-希拉”方式的直升机进行某些改良,以提高其平衡性能。然而由于平衡锤的自动平衡功能和希拉小翼的辅助操纵功能是两个不同的技术问题,在贝尔-希拉方式中二者却被合成为整体,根据这种方式设计出来的结构并无法在操纵性能与平衡性能之间有充裕的设计自由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高平衡性能的遥控模型直升机平衡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遥控模型直升机平衡系统,适于单旋翼模型直升机的平衡控制,该模型直升机包括一主轴、一设于主轴上的旋翼夹、以及设于旋翼夹上的一对旋翼,其中平衡系统包括一对混控摇臂、一连接于主轴上的平衡杆以及一对设于平衡杆两端的平衡锤;该对混控摇臂分别设于旋翼夹两侧,且通过其中部的轴孔与旋翼夹两侧的凸轴可转动连接;该对混控摇臂的两端分别形成万向铰接点,其中第一端上的万向铰接点通过一对第一连杆与设于平衡杆邻近主轴位置的两个万向铰接点连接,使该对第一端被平衡杆所控制,而第二端上的万向铰接点通过一对第二连杆与设于旋翼下方主轴的控制系统上的万向铰接点连接,使该对第二端被该控制系统所控制,平衡杆的轴线与所述旋翼的轴线的水平夹角介于25°至65°之间。
在上述的遥控模型直升机平衡系统中,平衡杆可以连接于主轴的顶端,且位于旋翼夹的上方;平衡杆位于旋翼夹的下方的主轴上,其中平衡杆可以是连接于旋翼夹下方主轴的一平衡杆架上。
较佳地是,平衡杆的轴线与旋翼的轴线水平夹角为45°,平衡杆与旋翼的水平夹角可以将45°作为基点角度,向正负两个方向调整,最终通过实验求得平衡性能及平衡性能与操纵性能较佳组合时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与现有的“贝尔-希拉”模式平衡锤与“希拉小翼”共同对旋翼控制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单独利用旋转状态的平衡锤的陀螺效应通过混控摇臂对旋翼迎角实施控制,克服单旋翼模型直升机在空中所遇到的外界干扰,这种自动平衡效果使模型直升机在空中处于相对安定状态;
2、与现有的”贝尔-希拉”模式的遥控模型直升机中,平衡锤与旋翼的轴线恒定为垂直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平衡锤与旋翼的轴线的夹角,在设计时可以45°夹角为基点调整该夹角,因此可找到模型直升机的动稳定性和操纵性较佳组合,其模型直升机的动稳定性显著优于”贝尔-希拉”模式。
3、与现有的”贝尔-希拉”模式的遥控模型直升机相较,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平衡锤的陀螺效应的大小(调整平衡锤重量或平衡锤旋转半径),更十分有效地改变直升机的平衡性能,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6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加热微粒捕集器
- 下一篇:压差式自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