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车一体化机油冷却滤清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337.X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3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叶顶康;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F01M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41301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车 一体化 机油 冷却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车机油的冷却装置和滤清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燃机车一体化机油冷却滤清器。
技术背景
现有的内燃机车机油冷却装置和滤清装置大都采用单独设计,其结构松散、体积大、管路繁多且互换性差,结果在有限的机车空间内给设备安装和维护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专利号为ZL02220893.3、授权公告日为2003年3月26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与冷却器总成,其包括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装载在发动机底座上,并与底座的油道相通,盖板与底座连接,且盖板与底座间为冷却水腔,冷却水腔中装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与盖板上的油道相通,盖板上的油道与底座的油道相通。此实用新型专利具有通用性好、工作可靠、外接管路少、结构紧凑、体积小、维护方便等优点,但由于此实用新型专利是将现有单独市售的机油滤清器和机油冷却器拼凑、合并而成,因而受现有市售产品的影响,不能达到结构更优化、集成度更高、空间体积及面积更小、使用更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优化、集成度更高、空间体积及面积更小、使用更理想的内燃机车一体化机油冷却滤清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燃机车一体化机油冷却滤清器,包括冷却装置和滤清装置,其冷却装置和滤清装置共同装配于一设有与滤清装置和冷却装置分别连通的机油进口及机油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的容器内。
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一体化机油冷却滤清器,其共同装配于同一容器内的冷却装置和滤清装置集成为一整体。
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车一体化机油冷却滤清器,其容器为一可拆分的整体,主要由最低层的支撑装配、安装于支撑装配上的下管板装配、安装于下管板装配上的筒体装配和安装于筒体装配上的上端盖装配组成;上端盖装配是呈圆形礼帽形状的整体,上端面制有两孔并由呈圆形礼帽形状的两顶盖压紧封闭、下端开口并固定有将上端盖装配连接在筒体装配上的法兰,上端盖装配内腔为冷却液流动的通道;筒体装配是主体为一圆柱形筒体的整体,筒体上下端固定有将上端盖装配、下管板装配和支撑装配连接成一体的法兰,筒体侧体上制有连通筒内与筒外的机油进口;下管板装配是中间部分为一圆形下管板、上部为固定连接在下管板上板面中段上的过滤腔、下部为固定连接在下管板下板面中段上的倒T字形机油出口所组成的整体,机油出口上制有两方向相背的出油口,在下管板外边缘制有一圈连接支撑装配和筒体装配的多个下管板连接孔,在下管板连接孔(圈内的上下两端制有两群由许多孔构成蝴蝶形状的冷却管下孔,在两群冷却管下孔之间的内凸边缘制有专门连接支撑装配的由多个连接孔组成的两组支撑装配连接孔以及两组支撑装配连接孔之间一左一右的两滤管孔,过滤腔是由隔板首尾固定连接成具有哑铃横截面形状的柱状腔体,过滤腔下端类似两铃体的部分固定连接在下管板连接孔圈内的下管板上板面中段,过滤腔下端类似两铃体部分的的型腔将两滤管孔分别包围,过滤腔下端类似铃柄部分的外壁与下管板上板面共同构成连通过滤腔两侧的拱形机油冷却通道,下管板的两滤管孔正下方为机油出口内腔;支撑装配由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且具有月牙形柱状的支体、固定连接在支体上端口并制有连接孔与下管板装配和筒体装配相连的月牙形法兰、固定连接在支体的弧形侧面并与支体的月牙形柱状内腔相通的冷却液进口或冷却液出口、以及固定连接于支体封闭底部及弧形侧面的支架所组成的整体,其中支体的月牙形柱状内腔的装配位置正上方为下管板上的冷却管下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串联谐振耐压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