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锁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361.3 | 申请日: | 200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5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韦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秀峰 |
主分类号: | E05B19/20 | 分类号: | E05B19/2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流 |
地址: | 541200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锁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的开启工具,具体是一种开锁枪。
(二)背景技术:
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经常丢失房屋、汽车、摩托车等用的钥匙,只好求助110喊来开锁师傅用“万能钥匙”开锁,实际上所谓的“万能钥匙”只是一种开锁工具,是一种前面带勾的细针,开锁师傅用一根或者多根细针进行配合对锁具的上层弹子进行尝试性的拨动,完全靠技术和运气开锁。随着锁具的制造技术和防盗功能的提高,开锁师傅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已经难以应付,特别是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插芯锁(又称“一号”锁、“百利”锁、无敌锁),水平高的开锁师傅有时要花上一两天的时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搞定。
插芯锁难开的原因在于其使用的上层弹子呈圆锥头状,圆锥头形状的上层弹子使“万能钥匙”与其的接触面积小,锁孔空隙小导致传统工具很难操作,因此操作拨动上层弹子的难度可想而知;插芯锁开启钥匙跟普通钥匙一样也是片状,其特殊性在于钥匙的端面上垂直向下钻制有与插芯锁锁芯内上层弹子相对应的、不同深度的弹子盲孔,这是用传统挫刀或者仿形机无法完成的,因此插芯锁的技术性开启比普通双层弹子锁(又称挂锁、一字锁、牛头锁、球形锁)开启难度要高得多。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开锁工具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能够迅速打开插芯锁的开锁枪。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开锁枪,包括枪头,所不同的是还包括枪杆、枪体及撞击机构,枪杆被压缩弹簧水平向前张紧在枪体上,而撞击机构设置在枪体内,枪杆上的撞块处于撞击机构的撞头瞬间向后撞击的行程之内,被撞击的枪杆向后的位移量最好设定为0.2~1.0mm。枪头为能伸入锁芯内的片状钥匙胚,片状钥匙胚的端面上开设有垂直端面向下且与锁芯上层弹子对应的弹子盲孔,各个弹子盲孔大小相同,深度一致,弹子盲孔应尽量地深,但不能深透片状钥匙胚的底部,而是恰好使弹子盲孔的底部位于片状钥匙胚底部的极限上;弹子盲孔之间的片状钥匙胚端面向下开设有连通弹子盲孔的通槽,通槽的底面高于弹子盲孔的底部0.2~0.7mm;片状钥匙胚的尾端与枪杆的前端固连,片状钥匙胚与枪杆平行。
片状钥匙胚插入插芯锁芯内,其上的各个弹子盲孔的底部刚好与锁芯内对应的上层弹子的顶部接触,手握枪体扣动扳机,启动撞击机构,撞击机构的撞头对枪杆进行向后的瞬间撞击,使枪杆向后产生0.2~1.0mm的瞬间移动,枪杆带动枪头瞬间后移,上层弹子的顶部瞬间滑移至通槽上,相当于上层弹子沿轴向往下快速移动0.2~0.7mm对下层弹子进行瞬间撞击,下层弹子往下逼压底部的顶簧而下沉至锁体内,撞击后的上层弹子保持静止,其往下的0.2~0.7mm移动不会进入锁体内,而造成对锁芯的锁死。以上描述的下层弹子全部下沉至锁体内的瞬间,就是开启插芯锁的最佳时机,此时转动开锁枪使片状钥匙胚转动,配合加力杆即刻打开插芯锁锁。
为使上层弹子顺利地进入通槽内,弹子盲孔的底部应该光滑,弹子盲孔与通槽的交汇处应该平滑。而用钻孔的方法可以实现弹子盲孔底部的光滑与通槽的平滑相交,此时的弹子盲孔底部呈锥形,锥形斜面与通槽底面形成平滑过渡。
撞击机构处于枪体内枪杆的底部,撞击机构有多种形式,较为简单的一种包括簧片、扳机、驱动片,自由状态的簧片在枪体内斜向后设置,其底部固定,自动回位的扳机铰装在簧片前方的枪体内,扳机顶部和簧片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内,驱动片水平压装在扳机和簧片的顶部,驱动片前后开设的扳机卡口和簧片卡口分别活动卡嵌在扳机顶部和固定卡嵌在簧片顶部,驱动片的尾端是撞击机构的撞头,撞头向后与枪杆上的撞块相接触。
与上述所述撞击机构相配合的撞块最好是设于枪杆的尾部,而压缩弹簧则顶压在撞块上。
在枪杆的尾部还可以安装开启普通双层弹子锁的装置:枪杆的尾部穿过撞块顶在直角连接体的竖段下部,竖段上部铰装在枪体上,直角连接体向后的横段在水平线上与其上方的限位销接触,压缩弹簧为折形弹簧,折形弹簧绕过直角连接体的铰装点,一段抵着直角连接体的竖段,另一段抵着限位销,直角连接体向后的横段尾部固装着与之平行的薄片钥匙挑条。
开启普通双层弹子锁时撞头与撞块的接触移动量为0.2~3.0mm,此时的枪体上要设置与枪杆平行的调节螺钉,调节螺钉向后与撞块接触,由调节螺钉调节撞头与撞块的接触移动量,以满足开启插芯锁和普通双层弹子锁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秀峰,未经韦秀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3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轮毂连续式自动淬火装置
- 下一篇:防震同力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