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电阻防雷接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518.2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5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力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防雷 接地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系统接地装置。尤其是超低电阻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防雷系统中接地装置主要采用传统的圆钢、角钢、扁钢、钢管或铜条、铜带等,如接地电阻不能达到要求,还需加入降阻剂。但使用以上材料组成的接地装置,由于其材料的截面积较小,直接影响了接地装置的散流效果,且降阻剂是化学物质,使用三年以上将渐渐失效,会使防雷系统中的雷电不能很好的导入到大地,影响了防雷系统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防雷接地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低电阻、且使用寿命长的防雷系统接地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防雷系统接地装置的散流部份采用空心合金球体进行雷电散流,并分为散流上半球(5)和散流下半球(2),在接合缝(3)处以螺钉(4)进行连接。空心球体表面有自适应保护层(11),球体上分布有孔(12),散流下半球(2)固定在定位板(10)上,定位板(10)下面设置有定位杆(1),散流上半球(5)装有加注管(14)。
散流上半球上部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上端通过焊接点(8)与水平地网(9)连接,下端通过软性导体(6)与散流上半球(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散流面积大,能自适应土壤降低接地电阻并增加抗腐能力,增长使用寿命,并安装方便降低了防雷系统接地装置的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雷系统接地装置的散流部份采用空心合金球体进行雷电散流,并分为散流上半球(5)和散流下半球(2),在接合缝(3)处以螺钉(4)进行连接。空心球体表面设置有1-4毫米的自适应保护层(11),球体上表面每平方米分布有5-20个孔(12),孔直径为5-15毫米。散流下半球(2)固定在定位板(10)上,定位板(10)下面设置有定位杆(1)。散流上半球(5)装有加注管(14)。
散流上半球上部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上端通过焊接点(8)与水平地网连接,下端通过软性导体(6)与散流上半球连接。
安装该装置时,将连接板(7)焊接在防雷系统的水平地网(9)上,将加注管(14)上端伸出地面(13),下端伸入散流球体,并通过加注管(14)往散流球体中加注土壤适应剂,土壤适应剂通过分布在散流球体上的孔(12)渗透漏到散流球体表面,以降低散流球体与土壤间的接触电阻,根据用户当地土壤情况和降雨情况不同,可以定期加入土壤适应剂。定位杆(1)长为1-5米,防止散流球体发生偏移。
接收到的雷电通过避雷针传至水平接地网(9)、焊接点(8)传导至连接板(7),连接板(7)通过软性导体(6)至散流球体。最后通过散流球体将雷电散发至大地。
该接地装置在安装时,利用建筑基础空隙安装,在建筑基础回填土时一同填埋。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力,未经黄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缸二冲程直轴式发动机
- 下一篇:多功能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