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候隔氧PPR复合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543.0 | 申请日: | 200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0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云青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4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焕武 |
地址: | 61123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候隔氧 ppr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管,尤其是建筑给水领域使用的一种耐候隔氧PPR复合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广,PPR给水管道因其良好的卫生性、耐温性、韧性、耐压性等诸多优点,在我国的建筑给水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存在透光透氧的客观事实,促使细菌和藻类滋生(产生绿苔),影响水质,严重时造成管道堵塞;同时其耐候性相对较差,在用于室外安装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否则其使用寿命和耐压性能都将会受到影响。针对透氧问题,国内生产厂家相继推出了PPR铝塑复合管和PPR稳态管,这些技术在管材方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透氧问题,但耐候性差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且生产成本高,废品无法再次回收利用。另外PPR在安装时容易划伤和产生静电吸附,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灰尘吸附变脏,影响产品外观。因此,现有PPR管材存在的这种缺陷,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候性能好、隔氧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PPR复合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候隔氧PPR复合管具有管体,所述管体具有内空腔、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通过所述内空腔相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管体由氟碳树脂层、隔氧胶层和无规共聚聚丙烯层构成,所述隔氧胶层位于氟碳树脂层和无规共聚聚丙烯层之间且将二者相粘连,所述氟碳树脂层裸露于管体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管中所述的氟碳树脂层即通常称为的FC树脂层,所述FC树脂层可以采用市售产品,如:日本大金生产的FC-S300B型FC(氟碳树脂)。所述氟碳树脂层在户外使用很短时间后就能成亲水表面,具有良好的抗雨痕污染能力、低静电、易清洁,使复合管的耐候性能更好,另外,氟碳树脂层硬度高,可达到4H以上,不易划伤。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层即通常称为的PPR层,可采用市售产品,如:芬兰北欧化工或韩国大林生产的PPR等。所述隔氧胶层即具有隔氧性能的高分子复合胶层,可以由市售的隔氧胶材料充当,通常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含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充当,其特点是高分子复合胶层可做到完全隔氧,避免了管道内的细菌和藻类滋生,保证了水质不受污染,并且,还可使纯塑PPR层与高分子复合胶层接触的表面产生活性基团,使其与高分子复合胶层结合紧密,而高分子子复合胶层与氟碳树脂层中的C—F键也能很好结合,使整个复合管的层与层之间剥离强度很高,从而延长了复合管的使用寿命、保证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管性能相当于同类PPR五层共挤管道,但生产成本低于同类PPR五层共挤管道,性价比高,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式采用现有技术,可以先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层(PPR层)挤出成型,然后喷涂隔氧胶层,最后喷涂氟碳树脂层从而构成上述复合管,当然必要时,也可以先分别单独制作氟碳树脂层、隔氧胶层和无规共聚聚丙烯层,然后通过后期工序将其结合在一起构成上述复合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耐候隔氧PPR复合管,其结构可以是所述第一管口的中轴线与第二管口的中轴线重合,即所述管体为直通管体。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管口的中轴线和第二管口的中轴线相交,所述相交也包括垂直相交的状况。
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PPR复合管耐候性能好、隔氧效果好、生产成本低、能够有效延长产品寿命、制作简单且适用范围广、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PPR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PPR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中PPR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耐候隔氧PPR复合管,具有管体所述管体具有内空腔1、第一管口2和第二管口3,所述第一管口2和第二管口3通过所述内空腔1相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管体由氟碳树脂层4、隔氧胶层5和无规共聚聚丙烯层6构成,所述隔氧胶层5位于氟碳树脂层4和无规共聚聚丙烯层6之间且将二者相粘连,所述氟碳树脂层4裸露于管体外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口的中轴线7和第二管口的中轴线8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云青,未经林云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