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973.2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0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灵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灵海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10036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滑脱 电缆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防止电缆从支架上滑落的电缆支架。
背景技术
为防止电缆从支架上滑落,现在的电缆支架是在承载电缆的电缆支架面上设凹陷,施工时将电缆放在凹陷中,有的还用绳索把电缆捆扎在电缆支架的凹陷中。但电缆支架的承载电缆的面是水平的。承载电缆的面是水平,如果电缆脱离凹陷停置在电缆支架面上时,电缆很易在风吹时,己位于电缆支架面上的电缆会因继续向电缆支架的游离端滑脱,最后电缆完全脱离电缆支架。使用状态承载电缆的面是水平的主要是电缆支架的结构原因,现有电缆支架的结构在安装时,只能或最易把承载电缆的面安装成水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时,只能或最易把承载电缆的面安装成游离端高,接近墙面低的电缆支架。
本实用新型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的结构是:本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包括支撑段1和装配段2两部分,支撑段1的上面用于承载电缆,装配段2用于嵌合在墙体中。支撑段1设有载线表面3即承载电缆的面,装配段2设有与载线表面3平滑连接的承压面7,其特征在于:载线表面3与承压面7成α角,α角为165-179度角。安装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时,装配段2嵌压在砖墙中,装配段2的承压面7与砖的表面平行,这是只能或最易把装配段2安装在墙中,特别是砖墙中的方法。当承压面7与砖的表面平行即成承压面7为水平安装,则载线表面3自然不成水平,而是载线表面3与水平面成180度减α角的角度,也就是载线表面3与水平成1-15度角。这样电缆在载线表面3上时,不易向电缆支架的游离端滑脱,而是向与墙的接触端滑,这就防止了载线表面3上的电缆滑落脱离电缆支架。
装配段2整体成立方体形,装配段2的承压面7的对面与承压面7平行。这两面平行结构使装配段2嵌入砖墙时,更易使承压面7成水平安装状态。
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除支撑段1和装配段2两部分外,还包括一个支撑架板4,支撑架板4上设有插孔5,装配段2套在插孔5中。支撑架板4与支撑段1相连接面的对面为临墙面8,支撑段1的载线表面3与临墙面8的夹角为β角,β角为75-89度角。支撑架板4的临墙面8与墙连接后,临墙面8只能或最易成垂直于水平的安装方式,则载线表面3就自然成与水平成1-15度角的安装方式。
载线表面3与支撑架板4的接触部位成凹弧形6。目的在于防止在安装电缆拉线时,电缆被卡在载线表面3与支撑架板4的75-89度角位置,损坏电缆。
支撑架板4上设有多个插孔5,每个插孔5中分别套有装配段2。也就是在一个支撑架板4上作多个支撑段1,成多个支撑段1和一个支撑架板4合成的组合式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
α角为176度角或β角为76度角,是较好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固定组合式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也就是支撑段1和支撑架板4是一体的,不能分离的,这种固定组合式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包括支撑段1和支撑架板4,支撑架板4上不同位置分别有2个或多个支撑段1,支撑架板4与支撑段1相连接面的对面为临墙面8,其特征在于:支撑段1的载线表面3与临墙面8的夹角为β角,β角为75-89度角。β角优选为76度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这种电缆支架能只能或最易安装成支撑段1与水平成1-15度夹角,有1-15度夹角能使支撑段1承受的电缆压力被部分分解成向安装电缆支架的墙的压力,获得整个电缆支架在墙中的嵌合更稳固的效果,还能承载更多重量的电缆。尤其是电缆不易从电缆支架的游离端,即较高位的那端滑落,防止电缆滑落电缆支架的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直埋式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组合式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支撑段、2是装配段、3是载线表面、4是支撑架板、5是插孔、6是凹弧形、7是承压面、8是临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直埋式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
如图1,直埋式防止滑脱的电缆支架包括支撑段1和装配段2两部分,支撑段1整体成梯形体,支撑段1用于承载电缆的面为载线表面3,载线表面3上有三个浅凹用于定位电缆,载线表面3背面是加强筋,加强筋与载线表面3三个浅凹对应位置也设有三个浅凹,载线表面3和加强筋上对应位置的浅凹用于绳索捆扎电缆。装配段2和支撑段1一体的,装配段2整体成长方体,装配段2设有与载线表面3平滑连接的承压面7,承压面7与载线表面3成有夹角很小的平滑连接,承压面7与载线表面3的夹角α角为176度角。当装配段2的承压面7水平安置在墙体中时,载线表面3与平行成4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灵海,未经陈灵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9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式陶瓷蓄热体
- 下一篇:金属真空冶炼液态金属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