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海节能型集成液压动力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991.0 | 申请日: | 200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于兰英;王国志;柯坚;秦剑;刘桓龙;邓斌;俞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海洋特种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5B11/00 | 分类号: | F15B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31四川省成都市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节能型 集成 液压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海洋液压系统有关,尤其与深海液压源有关。
背景技术:
深海液压源作为液压系统的心脏,是对海洋液压系统性能和可靠性有巨大影响的通用技术。目前,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如几乎都为定量系统,系统效率较低,在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需要采用较大功率的电源装置;液压系统主要参数难以连续、远距离控制。没有集成化、外形尺寸大、重量大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控制容易,节能,体积小的深海节能型集成液压动力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深海节能型集成液压动力源,油箱1内有电机2和变量泵6,机壳4内有电机2和变量泵6的共用轴11,变量泵6位于机壳4内,泵体7的一端口与泵盖13和电机壳4的端口连接,油箱1的壁上有弹性装置3,泵盖13上有液压接口12通油箱外。
泵盖13上有液压阀8与电控接口9连接。
泵体7与电机2动力输出端和电机壳之间有空间II,泵体7的空间III通过孔5与空间II连通,空间II通过孔5与油箱空间I连通。
所说的弹性装置3为与油箱壁连接构成油箱壁的一部分的一片或多片弹性材料片。
机壳4通过支座24与油箱1的壁连接。
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有密封挡板22通过螺钉21与电机端盖连接,密封挡板22与轴11之间有组合密封2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通用的深海电机2、通用的压力、流量比例控制变量泵6、压力平衡油箱1、电控接口9、和液压接口12等组成。但为了高度集成,泵体7、泵盖13、电机壳4、电机轴和泵轴11的结构及密封等有所改变。如图1所示:压力、流量比例控制变量泵6和电机2共用一个通轴11和同一个机壳4,通过螺钉15将泵、电机连在一起,有效减小轴向尺寸。通孔将腔I、II、III连通,即省略了泵体与泵盖之间及泵的轴端密封,又增加了油箱的有效容积。油箱1上装有快速响应的弹性装置3,该装置主要一片或多片弹性材料片构成,这些材料弹性材料片固定在油箱的金属外壳上,与金属外壳共同组成一个密闭的油箱。由于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所需液压油的体积一般是变化的,使得油箱1中油液的体积一般也是变化的。随着油箱1中油液体积变化,油箱内外的压差使弹性材料片变形,从而补偿工作过程中油箱内体积的变化,从而使油箱内液压油的压力始终和所该装置所处不同深度海水的压力一致,也可以说,泵的入口压力始终和是海水压力一致,从而实现对海水压力的补偿。采用通用的压力、流量比例控制液压泵即实现对压力和流量的连续控制、简化系统、易于控制又可实现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装置的主要由通用的深海电机2、通用的压力、流量比例控制变量泵6、压力平衡油箱1、电控接口9、和液压接口12等组成。通用的压力、流量比例控制变量泵6通常由泵体7、泵盖13、斜盘19、配流盘10、缸体14、滑靴柱塞16、轴承20、比例压力、流量阀8等组成。但为了高度集成,泵体7、泵盖13、电机壳4、电机轴和泵轴11的结构及密封等有所改变。如图1所示:压力、流量比例控制变量泵6电机2共用一个通轴11和同一个机壳4,通过螺钉15将泵、电机连在一起,有效减小轴向尺寸。外壳上有支座24,并通过螺钉将泵、电机装入压力平衡油箱1内。通孔将腔I、II、III连通,即省略了泵体与泵盖之间及泵的轴端密封,又增加了油箱的有效容积。由密封挡板22、组合密封23、螺钉21组成的密封装置安装在电机一侧的轴端,将液压油和电机内部隔开。压力平衡油箱1上装有快速响应的压力平衡弹性装置3,该装置主要一片或多片弹性材料片构成,这些材料弹性材料片固定在油箱的金属外壳上,与金属外壳共同组成一个密闭的油箱。采用通用的压力、流量比例控制液压泵即实现对压力和流量的连续控制、简化系统、易于控制又可实现节能。在平衡油箱1外部装有电控接口9和液压接口12,便于和系统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海洋特种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海洋特种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码摇控电子锁
- 下一篇:可调整宽度的阶梯式电缆桥架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