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型永磁导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0214.X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5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荆华;王素玉;王家素;刘伟;邓昌延;江明;邓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3/06 | 分类号: | B60L1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导轨 高温 超导 磁悬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
背景技术
磁悬浮技术具有节能、环保、高速、安全舒适的特点,是未来重要的轨道交通工具。目前的磁浮列车有三种主要类型,即常导、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磁悬浮车。
以德国为代表的常导磁悬浮车起步较早,有较重且需要车载供电的电磁铁,控制系统和系统结构较为复杂,悬浮高度较低,要求高精度轨道。日本HSST和中国低速常规电磁悬浮车与德国的具有类似的缺点。
以日本为代表的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在静止状态不能悬浮,启动和停止时能耗高,噪音污染大。工作在液氦温度制造和运行成本较高。近年来做了将其NbTi线材改为Bi系带材试验,仍然具有上述缺陷。
高温超导(用高温超导块材)磁悬浮是一种悬浮和导向无需控制的自稳定悬浮系统,自1988年发现以来,在国际上形成了一股研究和应用的热潮,已成为超导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2000年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在中国西南交通大学研制成功后,俄罗斯和德国进行了跟进研究,相继在2004年研制成功了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实验车的悬浮力来自于高温超导块材对永磁导轨磁场的排斥力,而车体在永磁导轨上横向稳定的导向力来自于高温超导块材对永磁导轨的磁通钉扎力。显然,永磁导轨在提高车体的悬浮能力和导向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车所使用的永磁导轨是由“一”字型的导轨构成,在“一”字型的导轨的上方的车体支撑架上安装有低温容器及其超导块材,构成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运行时,其侧向复位的导向力是由上方的高温超导块材与下方的永磁导轨相互的钉扎力产生,导向力较低,当车体高速运行于轨道的拐弯段时,车体的离心力将大于导向力,而易发生侧向偏移,影响列车的稳定运行。并且,车体只利用了“一”字型轨道(导轨)上方的磁场,下方的磁场没得到利用,永磁导轨的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T型永磁导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该种系统的导向力大,列车在拐弯段能够稳定运行,且永磁导轨的磁场利用率高,永磁体用量减小,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型永磁导轨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包括永磁导轨和车体支撑架,其结构特点是:永磁导轨是横向永磁体组和竖向永磁体组组成的T型永磁导轨,且横向永磁体组的竖向中心线与竖向永磁体组的竖向中心线重合;
横向永磁体组由三个及以上的基数个永磁体构成,各永磁体的磁化方向按照使导轨上方的磁场强度最大,下方的磁场强度最小且中间的永磁体磁化方向向下的方式排列。
竖向永磁体组由二个及以上的偶数个竖向永磁体组成,与横向永磁体组接触的第一个竖向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与横向永磁体组中间的永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且相邻竖向永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反,相邻竖向永磁体之间安装有聚磁铁。
车体支撑架的形状与T型永磁导轨的形状适配,覆盖在T型永磁导轨的上面和侧面;横向永磁体组上方的车体支撑架部位固定有低温容器,低温容器中横向安放有高温超导块材;竖向永磁体组边的车体支撑架部位固定有低温容器,低温容器中竖向安放有高温超导块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系统的永磁导轨采用T字形,其中的横向永磁体组在导轨的下方产生弱磁场,而在上方产生强磁场,该强磁场与上方块材相互作用,利用块材的抗磁性形成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运行所需要的悬浮力;并利用块材的钉扎力产生导向力。而增加的竖向永磁体组由于其永磁体磁化方向两两相对,根据磁路理论分析可知,磁力线在两个永磁体之间将相互排斥,从而大多数磁力线将不会经过永磁体的内部,而会向旁穿出,并聚集在聚磁铁附近。也即竖向永磁体组在聚磁铁处的左右两边将对称地在形成强磁场。该强磁场与其侧边竖向安放的高温超导块材发生相互作用,利用块材的抗磁性产生了很强的侧向复位力,该侧向复位力对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的实际效果就是导向力。而且这种导向力远大于因块材的钉扎力产生的导向力,使得高温超导磁悬浮车实际受到的导向力大大增加,列车高速运行在拐弯段时,导向力仍能克服离心力的作用,保持列车的平稳运行。
同时,竖向永磁体与竖向安放的块材因钉扎力而产生的作用力,可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悬浮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2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木结构家具的竹木连接架
- 下一篇:室内微晶泡水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