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轨道板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0221.X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7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民;王智勇;白昆华;杨明辉;王贵荣;杨先凤;龚斯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6 | 分类号: | B28B7/26;B28B1/08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8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轨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铁路无碴轨道轨道板的模具。
背景技术
无碴轨道是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等取代散粒道碴道床而组成的轨道结构型式。它具有良好的轨道稳定性、平顺性、耐久性;其结构高度低、自重轻,可减小桥梁二期恒载和降低隧道净空;道床整洁美观,可消除列车运行时的道碴飞溅和粉化;轨道变形缓慢,不仅可显著减少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更为重要的是可减少施工“天窗”的需求,对通车后的运输组织极为有利。基于此,无碴轨道成为世界各国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首选,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在近年来修建的高速铁路基本采用无碴轨道。我国目前仍然以有碴轨道为主型轨道,正在对无碴轨道技术进行研究,但是由于中国轨道电路传输制式,即电信号通过轨道传输,这就要求铺设于钢轨下的轨道板具有良好的绝缘功能。当然,无碴轨道对于铺设于轨下的轨道板的性能要求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实践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无碴轨道轨道板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轨道板模具,包括底模和可拆卸连接在底模前后两端的侧模,以及可拆卸连接在底模左右两端的端模,侧模和端模之间可拆卸连接,并且底模、侧模和端模围成的形状与轨道板的外部形状相匹配;其中,底模上且位于轨道板承轨部位两侧的相应位置处对称设有若干螺栓安装孔,底模中部位置设有成孔器安装孔,端模中部设有半圆形凸起,两端模内侧相向对称设有上下两排纵向锚穴模,其中,相向设置的纵向锚穴模中的一个为纵向锚穴模固定端,另一个为纵向锚穴模张拉端,并且,同一端模上的纵向锚穴模固定端和纵向锚穴模张拉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相间设置;两侧模内侧相向对称设有横向锚穴模,其中,相向设置的横向锚穴模中的一个为横向锚穴模固定端,另一个为横向锚穴模张拉端,并且,同一侧模上的横向锚穴模固定端和横向锚穴模张拉端相间设置。
所述底模与侧模的连接处、底模与端模的连接处、以及端模与侧模的连接处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安装与拆卸。
所述底模外侧设有若干螺旋拖端装置,其中,底模外侧左右两端的螺旋拖端装置的丝杆与端模连接,底模外侧前后两端的螺旋拖端装置的丝杆与侧模连接。所述螺旋拖端装置包括装有丝杆的拖架和装有斜铁的支撑拖架。螺旋拖端装置是用来脱模的,在轨道板浇筑成型后,通过该装置将端模与侧模退出底模。
所述侧模或端模外侧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块、双头螺柱和螺母,其中,双头螺柱一端连接压紧块,另一端连接侧模或端模。
所述侧模或端模上安装有吊环螺栓。便于侧模或端模的安装和搬运。
所述侧模上起吊螺母固定螺栓。在浇筑轨道板时,该螺栓上套装上起吊螺母,即可将起吊螺母安装于轨道板的侧面。
所述端模靠近半圆形凸起处安装有与底模连接的压紧螺栓。
所述底模由两个半模并排组成。便于材料利用和模板运输。
所述底模与侧模或端模的连接面间设有密封槽。以防止轨道板浇筑时混凝土的泄漏。
所述底模底面安装有支腿。支腿作用之一是便于调整,以满足底模上表面的找平,支腿作用之一是将底模支离底面一定距离,便于在底模下表面安装器件。
所述底模底面安装有震动器。以满足轨道板浇筑时的内部结构的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满足无碴轨道的轨道板制作成型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E向视图;
图3是图1的F向视图;
图4是图1中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G向视图;
图6是图4的H向视图;
图7是图5的M向视图;
图8是图1中侧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侧模的左视图;
图10是图8侧模的俯视图;
图11是图8侧模的K处局部放大图;
图8(a)是图8侧模的横向锚穴模固定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图8(a)的B-B剖视图;
图8(c)是图8侧模的横向锚穴模张拉端结构示意图;
图8(d)是图8(c)的C-C剖视图;
图12是图1中端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8端模的左视图;
图14是图8端模的俯视图;
图15是图8端模的L处局部放大图;
图12(a)是图12端模的双排纵向锚穴模结构示意图;
图12(b)是图12(a)的C-C剖视图;
图12(c)是图12(a)的纵向锚穴模张拉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2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