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联自动缠绕保险丝的自动压丝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0659.8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4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家林 |
主分类号: | H01K3/06 | 分类号: | H01K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1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自动 缠绕 保险丝 压丝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电光源制造过程中为增加电光源集团使用寿命,装有自动缠绕保险丝装置的自动压紧钨丝的压丝机,尤其是对于微型光源(光源外罩直径5mm以下)的发光体与电极支架紧密压合,并联缠绕保险丝的微型电光源自动压紧钨丝的压丝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型电光源自动压丝机不具有并联自动缠绕保险丝的功能。实现并联缠绕保险丝通常采用二种办法来完成,一种是在自动压丝前将微型电光源电极支架用酸洗净后,人工将保险丝(氧化处理后的铝丝)并联缠绕到两电极极柱上,然后放入微型光源自动压丝机上完成压丝。另一种是在烫珠工序上就将保险丝并联缠绕到二电极的电极柱上,用酸清洗后烘干再放入微型光源自动压丝机上完成压丝。前一种方式虽然确保险丝在能够实现保险丝与清洗后的两电极柱的紧密贴合确保使用中的可靠性,但劳动効率低,加工成本高,且加工质量受人因素影响较大不稳定。后一种方式虽然劳动効率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微型光源电极支架极柱上被保险丝缠绕包容的表面无法得到清洗,存在无法清洗干净的硼砂和氧化皮,清洗酸液的残存物残留在保险丝表面和保险丝与极柱夹缝间,使保险丝的使用効果受到极大影响,因此现有自动压丝机存在着缺陷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自动压丝机进行结构上改进,在压丝与八字整形工位之间设置自动缠绕保险丝的装置,实现劳动効率提高,加工质量稳定地并联自动缠绕保险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并联自动缠绕保险丝的自动压丝机,具有自动压丝(钨丝)和自动紧密贴合极柱缠绕保险丝的功能,在压丝工位前完成并联自动缠绕保险丝,然后旋转到压丝工位完成压丝,其特征是:在现有的自动压丝机上,在依次完成整形、八字成型后,设置并联自动缠饶保险丝的装置,完成在洁净的极柱铜层表面紧密贴合缠绕保险丝,确保光源发光时保险丝功能的实现,从而提高微型光源的集团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是这样实现的:当清洗干净极柱的微型光源电极支架(极柱杜美丝表面的氧化层和硼沙被清洗干净)放置在振动盘内微型光源电极支架,被振动传送到水平振动器上,然后吸丝头送料到旋转夹钳的夹钳内,被夹紧的微型电光源支架依次被整型、打钩,压成八字状后,在并联自动缠绕丝工位上,由并联自动缠绕丝装置上的夹钳夹住保险丝头,让杜美丝丝珠在夹钳夹持下转动,并完成保险丝的缠绕并将线头剪去,然后再旋转到压钨丝工位,由自动送丝架送到推丝台上,被推钨丝机构将钨丝推放到微型电光源支架的钩槽内由压丝钳夹紧,从而完成从保险丝的缠绕到钨丝的压制的全过程,制成电光源核心器件:带发光体的微型光源电极支架。其有益効果是:使并联缠绕保险丝更紧密地贴合到极柱的洁净铜表面,大大减小了极柱与保险丝的接触电阻从而确保保险丝功能的实现,相对于人工缠绕保险丝,減少了劳动力的消耗,确保了产品性能的稳定。相对于在烫珠机上缠绕保险丝,由于无任何残存硼砂和氧化皮的存在,其使用性能更稳定可靠,实现了提高微型光源的集团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并联自动缠绕保险丝的自动压丝机的主视图
图2是并联自动缠绕保险丝的自动压丝机的府视图
图3是并联自动缠绕保险丝的自动压丝机的侧视图
1,振动送料装置 2,吸丝头 3,旋转夹钳 4,丝珠头部压钩装置 5,自动送丝架及压丝切丝装置 6整形装置 7,打八字模8,机架 9,自动缠绕保险丝装置 10,取料装置 11:动力源(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涉及内容
将清洗干净后的微型光源电极支架放入振动送料装置1的振动盘内,振动送料到吸丝头2托架上,被装入旋转夹钳3内夹紧后,转到整形工位,被整形装置6整形打钩,然后再进入打八字装置7,微型光源电极支架的头部被压制成八字状,再旋转到自动缠绕保险丝的装置9,由并联自动缠绕丝装置上的夹钳夹住保险丝头,让杜美丝丝珠在夹钳夹持下转动,将保险丝缠绕到微型电光源支架的两电极柱上,并将保险丝线头剪断,然后旋转到丝珠头部压钩装置4旋转到推丝及切刀装置工位,此时由自动送丝架5上的转筒将钨丝送到推丝台上后,被推丝到位后,切断并被压紧到电极钩槽内,旋转夹头再旋转到取料工位10取料,至此整个加工过程完成。机架8为全部执行机构的承载体,动力源(电机)11为全部执行机构的动力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家林,未经陈家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