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金属增强螺旋波纹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0938.4 | 申请日: | 200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7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蒯一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蒯一希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9/16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200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金属 增强 螺旋 波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内外层塑料管壁结构中以熔接方式设置有金属增强结构的改进形式的螺旋波纹管。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报道和使用的金属增强螺旋波纹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基本结构都是在以相互搭接熔合的螺旋缠绕带材形成的管壁芯层外,热熔接合有具有Ω形断面的螺旋缠绕金属增强结构层,在其外侧还熔接被覆有由螺旋缠绕带材形成的外壁层。这种形式的金属增强螺旋波纹管因其具有很高的抗外压能力,在无压埋地排水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但由其结构特点可以看出,因其管壁的芯层塑料层的厚度较薄,在各金属增强螺旋波纹管的Ω形断面的凸峰部位内只有很薄的芯层塑料,在各相邻金属增强结构之间部位的管壁也只有较薄的芯层和外壁层结构,这种管材难以、甚至几乎不能承受内压,不能在较低的内压(例如0.1MPa~0.5MPa压力)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较低内压下使用的改进型金属增强螺旋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改进型金属增强螺旋波纹管,在以相互搭接熔合的螺旋缠绕带材形成的管壁芯层外接合有为Ω形断面的螺旋缠绕金属增强结构层,其外侧熔接被覆有由螺旋缠绕带材形成的外壁层的常规结构基础上,使管壁芯层中任一螺旋缠绕圈的带材均同时与以相对边缘分别在其上下方呈重叠交错式螺旋缠绕的相邻圈带材相互熔接。该结构可以使管壁的芯层至少为两层、在该搭接头处则可有更多层带材相互熔接的结构。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在任一螺旋缠绕圈带材与所说相邻圈带材的熔接部位间,还可以进一步熔接设置有网状金属增强层。
所说该网状金属增强层的设置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可以将其至少设置在与所说金属增强结构层Ω形断面的凸峰相对应的管壁芯层部位处,并使其轴向宽度的两侧边缘至少应达到该Ω形断面凸峰的两侧外展接合脚的内侧缘。更好的方式,是使该网状金属增强层轴向宽度的两侧边缘能同时分别与其相邻两侧的其它网状金属增强层的相对边缘为相互重叠交错的形式。
所说的该网状金属增强层,可以使用包括如冲孔钢带、金属丝网或钢板冲拉网形式在内的各种螺旋缠绕形式的网状结构带。
由于该网状金属增强层是以热熔方式接合在芯层的各螺旋缠绕圈带材与相邻圈带材的熔接部位间的,为保证和提高其结合的可靠性,在所说的网状金属增强层的熔接部位表面还可以被覆有至少一层包括塑料或粘接剂等材料在内的有利于其热熔接合的粘接材料层,和/或如金属镀层等防腐材料层。
在上述管壁芯层结构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可以使所说外壁层中任一螺旋缠绕圈带材的宽度为其两侧边缘至少分别均达到相邻侧金属增强结构层Ω形断面的相邻外展接合脚的外侧缘。较好的方式,是使所说的外壁层中任一螺旋缠绕带材的宽度为其两侧边缘分别重叠或部分重叠于相邻金属增强结构层Ω形断面的相邻外展接合脚上。试验显示,所说的螺旋缠绕带材边缘在所说Ω形断面外展接合脚上的重叠宽度以至少为该外展接合脚宽度的1/3为好。
通过上述包括加宽芯层和/或外壁层螺旋缠绕带材的宽度,和/或相邻带材的螺旋搭接方式,以及进一步加设网状金属增强层等结构改进,可以明显增加管壁中各金属增强螺旋波纹管的Ω形断面的凸峰部位内芯层塑料,以及各相邻金属增强结构之间部位等管壁薄弱部位的厚度和强度,使其能具有较理想的承受低内压能力,即使在常规金属增强螺旋波纹管难以承受的如0.1MPa~0.5MPa的较低内压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
以下通过由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常规金属增强螺旋波纹管管壁的基本结构示意如。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型金属增强螺旋波纹管的管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管壁芯层中网状金属增强层的一种设置形式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型金属增强螺旋波纹管中几种网状金属增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网状金属增强层熔接部位表面被覆有粘接材料涂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蒯一希,未经蒯一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9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鲟鱼种人工培育盆
- 下一篇:一种复合钢筋混凝土内衬改性聚氯乙烯排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