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油泵用挺柱体的润滑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058.9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9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牟学利;李进;欧阳明高;汪进;郝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易控高科电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44 | 分类号: | F02M59/4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10100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泵 柱体 润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柴油机喷油泵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直列多缸喷油泵用挺柱体的润滑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柴油机技术的发展,为了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燃油喷射的超高压化是燃油供给系统的必然发展方向,这需要大幅度提高喷油泵的泵端压力。随着泵端压力的提高,对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喷油泵中滚轮与滚轮销这对运动付产生极严重的机械磨损故障,严重影响喷油泵的寿命。而现有的喷油泵用挺柱体部件没有相应的润滑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滚轮与滚轮销之间的润滑,解决现有喷油泵用挺柱体部件因没有润滑机构而造成滚轮和滚轮销这对运动付易产生机械磨损,从而发生机械故障的问题,提供一种喷油泵用挺柱体的润滑机构,能够有效润滑滚轮和滚轮销这对运动付,减少其机械磨损,提高滚轮和滚轮销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喷油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喷油泵用挺柱体的润滑机构,所述挺柱体的内侧对称开设有通向滚轮销的第一润滑油道,滚轮销上开设有与第一润滑油道相通的第二润滑油道,第二润滑油道的另一端开口设在滚轮销的内侧与滚轮接触的面上。
所述第一润滑油道的另一端开口位于挺柱体上端装柱塞弹簧的下座部位。使润滑油可以从挺柱体上端装柱塞弹簧的下座部位经过第一润滑油道及与之相通的第二润滑油道,从第二润滑油道的位于滚轮销的内侧与滚轮接触面上的开口流出,在滚轮销与滚轮的接触面之间形成润滑油膜,以减少两者接触面的机械磨损。
所述第一润滑油道、第二润滑油道为两组,对称开设在滚轮的两侧,两组第二润滑油道的位于滚轮销内侧面的开口相通。设立两组油道,可以使润滑油从滚轮的两侧同时进入滚轮与滚轮销之间的接触面,加快润滑油的流动和均匀分布,增强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挺柱体上开设润滑油道与滚轮销上的润滑油道相通,并使滚轮销的润滑油道出口开设在滚轮销内侧与滚轮接触的面上,可以使润滑油通过上述油道进入到滚轮与滚轮销之间的接触面,形成润滑油膜,增强了滚轮与滚轮销这对运动付在运动过程中的润滑效果,减少了两者因运动造成的机械磨损,提高了滚轮和滚轮销的使用寿命,从而也相应地延长了喷油泵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柴油机的喷油泵用挺柱体上加强滚轮和滚轮销之间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是挺柱体,2是滚轮,3是滚轮销,4是挺柱体内侧上端,5是滚轮的内侧,6是第一润滑油道,7是第二润滑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喷油泵用挺柱体的润滑机构如图1所示,在挺柱体1的挺柱体内侧上端向下开设有两组对称于挺柱体1垂直中心线的第一润滑油道6,在滚轮销3上开设有对应于第一润滑油道6并与之相通的第二润滑油道7。两组第二润滑油道7的中间相通并开口于滚轮销3内侧与滚轮2接触的面上。
第一润滑油道6的进油口位于挺柱体上端装柱塞弹簧的下座部位。
使用时,润滑油自挺柱体上端装柱塞弹簧的下座部位进入第一润滑油道6,流经第二润滑油道7的竖直部分,再向第二润滑油道7位于滚轮销3内侧中部的开口流出,然后在滚轮的内侧5与滚轮销3的内侧接触面之间形成润滑油膜,以提高滚轮销和滚轮这对运动付在运动过程中润滑效果,减少其机械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易控高科电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易控高科电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0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桌
- 下一篇:高温导热油循环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