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炉灶托盘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101.1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84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韩久和;戴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久和;戴宗青 |
主分类号: | A47J36/34 | 分类号: | A47J36/3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兰 |
地址: | 541304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炉灶 托盘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燃气炉配套部件,特别是一种节能型炉灶托盘。
(二)背景技术:
燃气炉在使用时,受热物体如锅体等是用支架直接架设于炉头上,炉头燃烧的火焰直接对锅底进行加热,由于火焰暴露于空气中呈开放状,故大量的热量从炉头与锅底之间散发到空气中,使得热能白白浪费掉。为保护热量免于散发,现行燃气炉配套使用的支架带有托盘,托盘的围护将炉头与锅底之间的空间包围,使火焰集中于托盘内燃烧,对防止热量的散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典型的托盘代表为申请号为87104639.3的“炉灶用节能托盘”,由环形盘体和环形盘体上的导流隔板构成,导流隔板的进火口位于环形盘体的内缘,导流隔板的出火口位于环形盘体的外缘,导流隔板以环形盘体为中心构成多层次的交叉排列结构,主要以弧形排列和同心环形排列为主。弧形排列和同心环形排列的导流隔板,将火焰在锅底的行进迂回路线加长了,延长了火焰停留锅底的时间,充分的进行热交换,使热量的散失降至最低。
在实际运用中,上述炉灶用节能托盘确实体现出了较好的功能,但由于设计的不完善,还存在着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1、以弧形排列或者同心环形排列的导流隔板,由于没有规律性,造成燃烧路径发生干涉,相互撞击,阻碍火式,没有让火焰的能量最大限度的释放。
2、由于上述原因,还造成火式不均匀,锅底局部温度不一。
3、托盘内火焰燃烧紊乱,空气的补给量不均匀,严重时会处于缺氧燃烧状态,燃烧不充分变相导致能量的缺失。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炉灶用节能托盘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节能效率更高的节能型炉灶托盘。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节能型炉灶托盘,包括支撑锅体的环形盘体和分布于环形盘体上的曲线导流槽,所不同的是:曲线导流槽为相互排列的若干螺旋槽,螺旋槽的火焰进、出口设于环形盘体的内、外径处。相互排列的若干螺旋槽形成走向一致的螺旋状,燃烧火焰在螺旋槽道中经过时,产生的火焰旋涡互不干涉,燃烧均匀,火焰旋涡还带入大量的助燃空气,使燃烧更充分更猛烈。
为了使火焰越烧越大,可以将每个螺旋槽做成逐渐增大的形状,如将螺旋槽的宽度由进口端至出口端逐渐加大;又考虑到使火焰越烧越贴近锅底,还可以将螺旋槽的深(高)度由进口端至出口端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炉灶托盘的不同规格尺寸,螺旋槽出口端的宽度的选择为1.5倍~2.0倍螺旋槽进口端的宽度,螺旋槽出口端的深(高)度选择为螺旋槽进口端深(高)度的1/3~1/2。
螺旋槽的出口端宽度加大后,为了避免螺旋槽出口的火焰因燃烧空间增大而出现火式分散和减弱情况,可以将螺旋槽的出口适当收缩,比较简单实用的方式是在螺旋槽的出口段设置螺旋隔道,该螺旋隔道将螺旋槽出口段平分成两路。
为了在火焰的能量范围内尽可能地延缓火焰离开螺旋槽的时间,则应保证螺旋槽在环行盘体上有足够对应的盘旋长度,做法是将螺旋槽的火焰进、出口圆周角尽量远离,比较合理的距离是使螺旋槽的火焰进、出口圆周角相位差保持在70度~110度之间。
为了与不同的锅体(主要为平底锅或者凹形锅)锅底配合使用,环行盘体制成与锅体锅底一致的平面状或者凹形面状。
上述与锅体配合使用的环行盘体的底部设有环形支撑套,将环形支撑套架设于炉灶上,使其罩住炉灶炉头,炉灶炉头位于环行盘体中部;这种环行盘体与锅体分离的结构为框架式结构。
环行盘体还可以是固定式结构,即相同形状的环行盘体与锅体底部直接固装成为一整体,将环行盘体直接架设在炉灶炉架上即可使用。
当环形盘体与平面锅底的锅体配套使用时,可以将环形盘体的外径边缘向上起垂直的包边而形成一与锅体外径一致的环套,将由螺旋槽出来的余温火焰充分利用加热锅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炉灶托盘采用独特的螺旋槽结构,能够产生旋风火焰,使燃烧更充分、更猛烈,比目前最节能的炉灶用节能托盘还能节约25%的燃气。
2、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炉灶托盘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不同要求制成框架式、固定式等结构形式,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图2、图3、图4中螺旋槽的俯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久和;戴宗青,未经韩久和;戴宗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容积式泵
- 下一篇:易清洗的磨、煮一体化豆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