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工三维内肋管的刀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176.X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7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军;张克明;曾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简阳市大胜机械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3/00 | 分类号: | B23D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尔军 |
地址: | 641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三维 内肋管 刀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三维内肋管的刀片。
背景技术
在传热技术领域中,为提高传热管的换热系数,通常是将换热管光滑的内壁改为凹凸不平的管壁,使流体介质的流动产生紊乱,提高热流介质在传热过程中的波动性。三维内肋管就是一种能够提高换热系数的传热管。该管由于优秀的传热效果,超过目前所有其它类型强化传热管,其换热系数可达光管的1.5~3.5倍,在热交换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加工三维内肋管的加工刀具由10~16把小刻刀沿径向插入刀盒,刀盒用丝扣与平动杆连接,当平动杆在管内向前运动时刻刀被刀头内钳顶出而刻入管壁,随着平动杆继续向前推进,刻刀在管壁上刻出凹槽和推挤出凸出的翅片;当平动杆后退时,刻刀由弹力拉回刀盒,使刀头与管壁脱离接触,此时所刻圆管在夹具及其联动机构的带动下,沿其轴心线旋转一角度,并同时向远离刀头的方向运动2~4mm,以待刀头再次向前平动时,刻出另一圈的凹槽和凸出的翅片。这种加工刀具因刻刀数量多(10~16把),进给阻力大,加工出的鱼鳞状的翅片较薄,极易掉齿,翅片厚薄难以保持一致,且加工时其中任一刻刀片破损,都会使加工出的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由于刻刀较多,刻刀的几何形状难以保持一致,加工出的凹槽、翅片几何形状也难以保持一致,影响产品质量;加工刻刀较多,由于刀杆和管内空间窄小,安装极为困难。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号为CN188749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工三维内肋管的加工刀具,该加工刀具采用在空心刀杆上一体制作有2~6个间隔均布于端部的刀头的专用刨刀,刀头在空心刀杆内间隙配合的带锥面的内芯导向下进给,在金属圆管的内壁依次刨切出呈螺旋状排列的若干翘起的翅片。这种加工刀具虽然刀头数目有所减少,但最多时也有6个刀头,在加工三维内肋管时还是存在加工阻力大的问题;此外,该加工刀具是在一管状的刀具本体上焊接上2~6个刀头,加工时要使刀具吃进金属管内壁所需的力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三维内肋管的刀片,使用本实用新型加工三维内肋管时,加工阻力小,刀刃容易吃进金属管内壁,且加工出的三维内肋管换热系数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三维内肋管的刀片,在片状的刀具本体上有两个用于加工管内壁的刀刃,在刀具本体上有一开口槽,且开口槽是槽口较窄、由槽口至槽底逐渐增宽、两斜面槽壁之间的连接为光滑弧形过渡的槽。
本实用新型在加工三维内肋管时,由一枚形状与刀具本体上的开口槽相适应的楔子装入刀杆,当刀杆前进时楔子的斜面将刀片双刃同时顶入管内壁加工出两处凹槽和凸出的翅片,当刀杆后退时楔子自动脱离刀片接触,此时,刀杆在机床联动机构的带动下沿轴线旋转一个角度,并向后退一距离,然后被加工的圆管向前作直线运动,这样反复,加工出三维内肋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刀片的几何形状易于控制;在加工三维内肋管时,加工阻力小,加工出的凹槽、翅片几何形状易保持一致;翅片厚度较厚,不易掉齿堵塞管道;加工出的三维内肋管换热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三维内肋管的刀片,包括刀具本体1,刀具本体1为片状,在片状的刀具本体1上有两个用于加工管内壁的刀刃2,在刀具本体1上有一开口槽3,且开口槽3是槽口较窄、由槽口至槽底逐渐增宽、两斜面槽壁之间的连接为光滑弧形过渡的槽。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三维内肋管的刀片,在本实用新型的刀具本体1上,靠近开口槽3槽底处开有一孔4,且孔4与开口槽3部分交叉,使孔4与开口槽3相通。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三维内肋管的刀片,在本实用新型的刀具本体1上,靠近开口槽3槽底处开有一孔4,且孔4通过槽5与开口槽3相联通。
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三维内肋管的刀片,在本实用新型的开口槽3的槽口处,刀具本体1向外伸出两耳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简阳市大胜机械制造公司,未经四川省简阳市大胜机械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