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温机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251.2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9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文成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普天联创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温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室外自动调温机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外机箱中,由于其内部安装有电子设备及电气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后,使得机箱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现有的机箱一般采用封闭结构,且内部空间较小,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天里,机箱内部温度过高,从而造成内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并缩短设备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一些机箱上安装一种空调调温设备,虽然解决了散热问题,但是安装这种设备成本较高,耗电较大,不宜于广泛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调温的机箱,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机箱内部温度,而且成本低廉、维护量小,宜于普遍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温机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通过通风管道与设置在地下的热交换装置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上设置有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主要为风机。风机通过机箱内部设置的自动控制装置根据环境温度和热交换温度的差异来控制启停及运转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热交换装置中设置有中空的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分别与通风管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密封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与通风管道连接的热交换管。
另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连接在热交换管上,所述热交换管与通风管道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管为小细管并采用折叠弯曲或螺旋状设置,所述小细管采用易于导热的铜管、铁管、铝管或不锈钢管等材料。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更好降温效果,避免阳光的照射使通风管道中的冷空气温度升高,所述通风管道的表面还附着有一层隔热材料或采用隔热效果较好的通风管道(如PVC、UPVC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温机箱,大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可以广泛地推广运用,并且通过设置在地下的热交换装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机箱内的空气进行了热交换,从而达到快速降低机箱内温度的目地,调温效果好,也宜于安装和维护。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装置实施例1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装置实施例2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图4a是纵向剖视图,图4b是横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温机箱包括箱体1,在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3和出风口2,所述进风口3与出风口2分别连接有通风管道4、5,并通过通风管道4、5与设置在地下的热交换装置8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8中设置有中空的、散热性能好的小细管,所述小细管采用易于导热的铜管、铁管、铝管或不锈钢管等材料。实施例1,参见图2、图3所示,所述小细管采用折叠弯曲状设置,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空气在热交换装置中的流动方向,图2中小细管与通气管道4、5的接口分别设置在热交换装置的两侧,图3中小细管与通气管道4、5的接口则设置在热交换装置的一侧,并在其接口一侧中间设置有一个挡板13,这两种设置方式均可以增大小细管与地下泥土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好地进行热交换效果。为了使机箱内的空气能够快速的流动,本实用新型还在其通风管道5和机箱1内部分别设置有送风装置6和自动控制装置12,这里所述送风装置6主要是风机。所述送风装置6与自动控制装置12相连,所述自动控制装置12包括温度传感器、自动判别电路、控制开关。并根据环境温度和热交换温度的差异来控制风机的启停及运转速度。自动控制装置其内部结构及组成部分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可以直接运用到本实用新型,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其内部结构及其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还在通气管道上还设置有一层隔热材料10,如图4所示,其中图4a中为通气管道的纵向剖面图,图4b为通气管道的横向剖面图。所述隔热材料10为石棉纤维,或者通气管道4、5采用隔热效果较好的管道(如PVC、UPVC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通风管道内的空气避免受到外部热空气的影响,进而达到更好,更快的调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普天联创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普天联创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安装于车顶或车尾箱的汽车遮阳篷
- 下一篇:一种伸拉式可变螺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