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LC型光纤转接适配器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298.9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4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冰;罗玉明;张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光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G02B6/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熊晓果 |
地址: | 61009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lc 光纤 转接 适配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中光纤适配器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实现LC型光纤连接头和FC型、SC型、ST型光纤连接头转接的适配器结构。
背景技术
光通信使用的光纤连接线标准连接头最常用的是FC、SC、ST和LC几种型号。在实际使用中,不同型号连接头的光纤连接线经常需要相互对接,此时就要用光纤适配器进行对接。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LC型光纤连接头2的光纤插针21的直径是1.25mm,比FC、SC型、ST型光纤连接头的光纤插针的直径2.5mm小,通常LC与FC、SC或ST型光纤转接时,就需要使用LC型光纤转接适配器进行连接。一方面,现有的LC型转接适配器2的外壳结构,其插孔11为圆形,与LC型方形的连接头并不匹配,虽然其在法兰结构外壳上方设置有定位凹口12,但是由于定位面积有限,仍然容易造成定位不稳,使光纤连接头之间不能精确定位,会造成比较大的光信号的插接损耗。另一方面,现有LC型转接适配器使用的套筒为闭口式套筒4,闭口套筒4内径必须大于LC型光纤连接头的插针21的外径才能使插针21插入,如套筒与LC型光纤连接头的插针21相连接端的套筒的直径大于插针21,产生的配合间隙就会使光纤对接不稳定,从而产生较大的插接损耗,导致重复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使LC型光纤和FC型、SC型光纤转接时能实现稳定的定位,减少插接损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LC型光纤转接适配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LC型光纤转接适配器的结构,包括法兰结构外壳、法兰结构外壳内的插孔和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法兰结构外壳内部,所述插孔的截面形状与LC型光纤连接头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为了进一步的减少插接损耗,所述套筒沿套筒轴向具有开口,套筒靠近LC光纤连接头一端的内径小于LC型光纤插针。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插孔的截面形状与LC型光纤连接头的截面形状相匹配,LC型光纤连接头插入本实用新型的插孔后,LC型光纤连接头与法兰结构外壳定位面积大,不易产生旋转等相对运动,保证了LC型光纤连接头与适配器的稳定定位,减少了插接损耗。套筒使用开口式陶瓷套筒,因为套筒初始状态内径小于插针外径,插针插入套筒后产生因张力作用套筒抱紧插针,插针与套筒内径没有间隙且处于过盈紧密状态,进一步保证了LC型光纤连接头的光纤插针的稳定连接,进一步的减少了插接损耗,使用开口式套筒的插接损耗和重复性都大大优于闭口式套筒。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LC型转接适配器能够较现有技术的LC型转接适配器实现更稳固的连接和更理想的光电性能。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机械上易于结构上适合大规模机械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LC型光纤连接头和FC型光纤连接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LC型转接适配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LC型光纤连接头和FC型光纤连接头的连接示意图I;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C型光纤连接头和FC型光纤连接头的连接示意图II;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LC型光纤转接适配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LC型光纤转接适配器的剖视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法兰结构外壳1、插孔11、定位凹口12、LC型光纤连接头2、LC型光纤插针21、FC/SC/ST型光纤连接头3、FC/SC/ST型光纤插针31、套筒4、开口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用于LC型光纤转接适配器的结构,包括法兰结构外壳1、法兰结构外壳内的插孔11和套筒4,套筒4位于法兰结构外壳1内部,插孔11的截面形状与LC型光纤连接头2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由于LC型光纤连接头2与法兰结构外壳1定位面积大,不易产生旋转等相对运动,保证了LC型光纤连接头与适配器的稳定定位,减少了插接损耗。
为了进一步的减少插接损耗,所述套筒4沿套筒轴向具有开口41,套筒4靠近LC光纤连接头2一端的内径小于LC型光纤插针21,LC型光纤连接头的插针21接入套筒4后与套筒4形成过盈紧密配合。套筒使用开口式陶瓷套筒,因为套筒初始状态内径小于插针外径,插针插入套筒后产生因张力作用套筒抱紧插针,插针与套筒内径没有间隙且处于过盈紧密状态,进一步保证了LC型光纤连接头的光纤插针的稳定连接,减少了插接损耗,使用开口式套筒的插接损耗和重复性都大大优于闭口式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光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光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筒热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掀式马桶座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