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齐边开榫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690.3 | 申请日: | 200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6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清;万海平;张友鸿;潘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青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F1/00 | 分类号: | B27F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2046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齐边开榫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型材门窗的榫头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木材型材门窗的榫头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型材门窗设备的广泛运用,对于不规则榫头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木材榫头的加工中难度更大,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对木材的端头齐边开榫,这样极易造成木材榫头边缘开裂,大大降低产品的合格率,不仅浪费了原材料,而且浪费了很多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木材榫头加工时榫头开裂的结构简单的齐边开榫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齐边开榫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卡接待加工件的护榫,该护榫的卡接侧与其连接的待加工件的相应侧形状相适配。
固定座间隔设置于传送履带上,传送履带安装于机座的传动机构上,机座上方的工作台上还设有的将待加工件一端水平方向定位的限位挡板,且该限位挡板位于传送履带的一侧且与传动履带平行。
所述固定座呈L形,该固定座的水平段与传送履带固连,该固定座的竖直段与护榫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护榫通过螺钉与固定座的水平段连接。这种结构使得固定座与护榫连接更牢固。
所述靠近待加工件的待加工面一端的护榫的端面形状与待加工件的榫头成型面一致。也即护榫的端面形状可以是待加工面,也可以是成型面。所述护榫或采用木材,或采用塑料。便于加工时与待加工件一起加工而不损坏刀具。
所述护榫上面设有凹槽。可以避免用于压紧工件的上压紧带与护榫接触,从而减少上压紧带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待加工件的榫头加工时,护榫对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不会造成榫头开裂或破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利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装于双端齐边开榫机的传动履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护榫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为传送履带,2为限位挡板,3为固定座,4为护榫,4-1为护榫的卡接侧,4-2为护榫的端面,4-3为凹槽,5为螺钉,6为螺钉,7为待加工件,7-1为待加工件的卡接侧,7-2为待加工件的待加工面,8为机座,9为上压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齐边开榫保护装置,包括呈L形的固定座3,固定座3的水平段通过螺钉6与护榫4连接,固定座3的竖直段通过螺钉5与护榫4连接,使得护榫4和固定座3牢牢固定在一起,拆卸的时候,拆除螺钉即可。护榫4用于卡接待加工件7,该护榫4的卡接侧与其连接的待加工件7的相应侧7-1形状相适配。在使用时,护榫4的卡接侧4-1与待加工件7的相应侧7-1相互卡接,紧密结合。护榫4一般采用木材(有时也可以采用塑料),便于加工时与待加工件一起加工榫头而不损坏刀具。护榫4的上面还设有凹槽4-3。
如图2所示,将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齐边开榫保护装置装于现有的双端齐边开榫机的传动履带上,即固定座3间隔设置于传送履带1上,传送履带1安装于双端齐边开榫机机座8的传动机构上,机座上方的工作台上还设有限位挡板2,限位挡板2将待加工件7非加工端水平方向定位,且该限位挡板2位于传送履带1的一侧且与传动履带1平行。护榫4的上面还设有凹槽4-3,可以避免用于压紧工件的上压紧带9与护榫4接触,从而减少上压紧带9的磨损。当然,如果不考虑上压紧带9的磨损,护榫4上也可以不设有凹槽4-3。
如图3所示,靠近待加工件7的待加工面7-2一端的护榫4的端面4-2形状与待加工件7的榫头成型面形状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详细的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一切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能想到的技术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青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青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