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隐形脚踏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721.5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03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江;郭晓萍;谭铭玺;赵雪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晓江;郭晓萍;陈龙 |
主分类号: | B60N3/06 | 分类号: | B60N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隐形 脚踏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设计涉及座椅脚垫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现有的车用脚垫或其他脚垫,在脚垫前部适当位置嵌入隐形脚踏器,或其他需要隐形脚踏器独立存在的领域。
背景技术
较长时间乘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坐在除了正驾位置以外的其他座位,无论座椅高度与人膝盖以下高度相近或相异,均存在以下问题:
1.座椅高度与人膝盖以下高度相近,座椅和靠背成垂直
若大腿和小腿成垂直,鞋底整个踩在脚垫上,较舒适;
若大腿和小腿成一定角度,鞋底整个踩在脚垫上,小腿和脚之间的韧带绷直,不舒适,时间长了会拉伤;鞋底后跟踩在脚垫上,鞋底前半部自然悬空上翘,易麻木和疲劳,女士若穿的是细高跟鞋,更是不方便,不舒适。
2.座椅高度与人膝盖以下高度相近,座椅和靠背成角度(膝盖处高,落臀处低)无论大腿和小腿成垂直或成一定角度,鞋底整个踩在脚垫上,小腿和脚之间的韧带绷直,不舒适,时间长了也会拉伤;鞋底后跟踩在脚垫上,鞋底前半部自然悬空上翘,也易麻木和疲劳,女士若穿的是细高跟鞋,那更是不方便,不舒适。
3.座椅高度与人膝盖以下高度相异
若座椅高度比膝盖以下到脚后跟的长度高,人的整个小腿和脚处于悬空状(小轿车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舒适,易麻木和疲劳。
若座椅高度比膝盖以下到脚后跟的长度矮,大腿和小腿必成一定角度,将鞋底整个踩在脚垫上,小腿和脚之间的韧带绷直,不舒适,时间长了会拉伤;将鞋底后跟踩在脚垫上,鞋底前半部自然悬空上翘,同样易麻木和疲劳,女士若穿的是细高跟鞋,更是不方便,不舒适。
目前,以上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地解决,市场需要能解决以上问题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用隐形脚踏器。
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多用隐形脚踏器由框体和内板构成,内板又分为前板和后板,后板根部与框槽左右壁成合页状连接,可进行扇状活动;前板和后板间亦采用合页形式相连,前板上开有内陷拉手槽,用手将拉手槽向自己身体方向抠起,前后板在中间上方呈三角拱起,前板沿头落于框座卡槽中,起到三角固定作用,卡槽共两个,可调节三角面斜度;将前板抬起与后板一起平置于盒中,平直时前板沿头与框体的微凸碰卡呈阻尼状卡起。
有益效果:
能有效缓解人们由于较长时间乘车、学习、开会、办公、看电视等而引起的腿、脚疲劳,从而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本设计适用于各种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会议室、办公室、剧院、图书馆、教室、居家;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所有附图中各相同位置标识一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人坐下后脚后跟着地示意图;
图4是人坐下后脚掌着地示意图;
图5是座椅、人腿脚与地面及本设计斜面接触的示意图;
图6是座椅、人腿脚与地面及本设计顶部接触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嵌入汽车脚垫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1为框体,2为后板,3为前板和后板间合页形式相连,4为前板,5为拉手槽,6为框座卡槽,7为后板根部与框槽左右壁成合页状连接,8为微凸碰卡。
具体实施方式
以汽车脚垫为例加以说明,如图1—图7所示,本设计可将现有的汽车脚垫进行改造,在脚垫前部适当位置嵌入多用隐形脚踏器,并保留了现有汽车脚垫的所有作用。其中多用隐形脚踏器由框体1和内板构成,内板又分为前板4和后板2,后板根部与框槽左右壁成合页状连接7,可进行扇状活动;前板4和后板2间亦采用合页形式相连,前板上开有内陷拉手槽5,使用时,用手将拉手槽5向自己身体方向抠起,前后板在中间上方呈三角拱起,前板4沿头落于框座卡槽6中,起到三角固定作用,卡槽共两个,可调节三角面斜度;不用时,将前板4抬起与后板2一起平置于盒中,平直时前板沿头与框体1的微凸碰卡8呈阻尼状卡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晓江;郭晓萍;陈龙,未经赵晓江;郭晓萍;陈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7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