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手术用双层托手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893.2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40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蓉;罗婷;沈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蓉;罗婷;沈彬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手术 双层 手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设备。
技术背景 病人在手术床上全侧卧位手术前,其双手臂均需伸直固定于双层托手架上,以便输液和连接检测导线等。目前最常用的手术双层托手架均为固定支架的双层结构,当输液和连接检测导线的上肢位于双层托手架的下层时,在手术开始前、术中及术后进行取放输液装置等操作时非常不方便,需多次拔、插输液器与留置针的连接、动脉插管的连接及导线检测,增加了工作量和病人的痛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托手架的通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颖的手术用双层托手板,无论平卧或左、右侧卧病人,均可舒适托起单臂或双手臂,且不用第二次拔、插输液器与留置针的连接等。该托手板为铁木结构,两根支撑杆可分别作扳动时定位。病人手术前、术中和手术后,可将支撑杆打开便于取放输液装置、插管或拔除管线及约束手臂和解除手臂约束的操作。手术中,放下两个支撑杆,以便挡住下边的手臂不乱移动,同时加强对上托手板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金属框架的内侧圆弧上安装上、下一短一长相互平行的托手板,以及左右支撑杆、定位销等。上、下托手板三边的内圆弧槽与框架的外圆弧度相同,插入即可吻合连接。左、右支撑杆的上端与上托手板边缘和金属管用销钉作活动连接。在下托手板的对应部位有左右定位槽,供活动支撑杆放下时定位用。上托手板左右有隐形槽,供左右支撑杆扳上时隐藏用。其特点在于:病人侧卧手术前,活动支撑杆处于隐形状态,当病人左侧位时,把左支撑杆放下来,医护人员做完插管、约束手臂等操作后,放下右支撑杆,即可开始手术。反之亦然。术中或术后要移动手臂或病人时,即可打开左右支撑杆,不需拔插管、线,非常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强度较高,安装方便,操作简便灵活,完全可以满足手术病人的左右侧卧要求。完全克服了其他固定托手架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外形连接示意图
图2:框架结构成型图
图3:上托手板加工示意图
图4:下托手板加工示意图
图5:支撑杆外形加工示意图
图中:1、框架,2、上托手板,3、左右支撑杆隐形槽,4、左、右支撑杆定位销,5、左、右支撑杆,6、下托手板,7、左、右支撑杆定位槽,8、左、右连接螺钉,9、焊接连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上托手板(2)、下托手板(6)分别插入框架(1)的短臂和长臂。上托手板(2)的左、右两侧隐形槽内安放的左、右支撑杆(5)其支撑杆上的圆孔,与左、右支撑杆定位销(4)活动连接,其定位销(4)又与上托手板(2)的左、右侧及框架(1)相固定连接。
在图2中,框架(1)采用金属管,先成型为一个长方形,再成型为框架(1)的整体形状。
在图3、图4中,上托手板(2)下托手板(6)的三边均按框架(1)的管子外径加工相同弧度的凹槽。在上托手板(2)的两侧按左、右支撑杆(5)的尺寸加工左、右支撑杆隐形槽(3),完工后把上托手板(2)和下托手板(6)分别插入框架(1)的短臂和长臂,并用左、右连接螺钉(8)将其固定。
在图5中,左、右支撑杆(5)上分别有一个圆孔,其圆孔与左、右支撑杆定位销(4)活动连接,其支撑杆的选材直径应小于框架(1),以便能够完全隐形,避免挂到病人的手。其上的定位孔应与左、右支撑杆定位销(4)较好地配合。
凡是金属部件均做绝缘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蓉;罗婷;沈彬,未经杨小蓉;罗婷;沈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