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机重联技术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998.8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2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徐宏 |
地址: | 64130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机重联 技术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车的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多机重联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与重载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一方面进行动力牵引设备的更新,另一方面就是制动及重联控制问题,由于该方面前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展,致使成为制约车辆装备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发展车辆与制动相关配套技术并进行革新已迫在眉睫。为了提高铁路运能,货运列车一直在向“重载”方向发展。重载列车实际上是扩编列车,虽然速度并不高,但编组车辆很多,在施行制动或者缓解时所产生的空气波有一个沿列车管由前向后扩散或传播的过程;列车越长,其前后部开始制动或缓解的时间差就越大,影响了列车的安全制动距离,在紧急制动时容易引起断钩、脱轨、车轮过热现象等,发生行车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运营能力、降低运营成本;利用多个从控机车,实现节能;提高运输可靠性、安全性;降低整个运用寿命成本的多机重联技术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多机重联技术控制装置,包括位于列车最前端的主控机车、位于主控机车后面的运载车厢、连接主控机车和运载车厢以及连接各运载车厢的挂钩,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列车中部且在两个运载车厢之间的从控机车,从控机车通过挂钩与运载车厢连接。
主控机车和从控机车上都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和接收装置,以达到主控机车和从控机车能够同步操控。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至少一个从控机车,而且在主控机车和从控机车上安装无线信号传输和接收装置,在机车运行的过程中,主控机车的任何操控指令都通过该无线信号传输和接收装置传送到各个从控机车,各个从控机车根据主控机车的指令自动控制机车,实现同步操控;从控机车也通过该无线信号传输和接收装置将机车状态信息传送到主控机车,以便驾驶员可以随时了解机车的运行状态。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机车,其第一个挂钩的用力比具备同样性能的常规列车减少一半,且其制动时的空气排放是以双向空气排放且达到600米/秒的速度进行传输,而常规列车只能达到300米/秒,从而在制动性能上比常规列车要更为优越,其制动距离也大大缩短,有效的克服了在列车紧急制动时所引起的列车断钩、脱轨、车轮过热等现象。在提高了列车运能的同时其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高运营能力、降低运营成本、节省能源、提高运输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整个运用寿命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主控机车 2是从控机车 3是挂钩 4是运载车厢5是无线信号传输和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多机重联技术控制装置,包括位于列车最前端的主控机车1、位于主控机车1后面的运载车厢4、连接主控机车1和运载车厢4以及连接各运载车厢4的挂钩3,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列车中部且在两个运载车厢4之间的从控机车2,从控机车2通过挂钩3与运载车厢4连接。
主控机车1和从控机车2上都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和接收装置5,以达到主控机车1和从控机车2能够同步操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温电加热蒸制食品快速发酵箱
- 下一篇:一种圆形面饼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