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状帽眼膜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2018.6 | 申请日: | 200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3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江涛 |
主分类号: | E02D3/11 | 分类号: | E02D3/11;E02D3/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01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状 帽眼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地基用的膜,尤其涉及一种防水的网状帽眼膜。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面积软弱地基加固处理工法中,有真空预压、电渗,以及复合电渗与真空预压等技术。
由于传统真空膜要满足整体密封性的要求,因此在真空预压技术应用领域,插入土体中的真空负压传递与排出通道,只能采用柔性装置,不能采用刚性装置。
而现有与电渗相关的大面积软弱地基加固处理技术,考虑到其通电性,基本只能采取刚性装置,大大限制了电渗技术的深入应用,以及与传统真空预压技术的有效结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面积的呈网状分布帽眼的,在电渗、或真空预压,或两者耦合作用过程中,可同时、异时或单独方式排水、通电和传递负压,且可实现整个膜内界面密封的新型膜,本新型膜成本低廉、密封效果好,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网状帽眼膜,它是由弹性帽筒和网状膜构成,弹性帽筒在网状膜的网眼上。
这种网状帽眼膜的弹性帽筒和网状膜是一元整体,也可以是单个弹性帽筒连接在单一的网状膜的每个网眼上。
与现有技术大面积地基处理中所用膜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在保证膜下整体密封的同时,又能满足膜上与膜下之间排水、导电和传递负压的需要,而且高效、低廉、简便。
2、解决了电渗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受天气干扰的问题,保证了工程的进度。
3、突破了现有电渗技术、或真空预压技术,或两者耦合技术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中,只能采取刚性装置的缺陷。
4、帽眼膜有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模式,并且外接管道套上隔热筒后,即可直接伸入帽筒与膜内井点管相连,这样使得帽眼膜和膜内外管道的装配,不仅方式多样,而且施工操作简便,可以充分满足实际施工的各种需要。
5、膜内外管道接好后,帽筒具有一定的可冗余长度,可以避免因膜下产生的不均匀变形而导致的膜的破坏。
6、因外接管道与帽筒重叠部有隔热筒,故电渗时可通更高、更强电压、电流,因而可缩短工期或达更好处理效果。
7、可在实际施工中,分别依据气密性、或水密性、或两者共同要求,选用适当的膜材料,因而拓宽了选择范围并极大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网状帽眼膜平面示意图。
图2、网状帽眼膜单个膜帽体示意图。
图3、网状帽眼膜分离式胶接膜帽体示意图。
图4、网状帽眼膜分离式螺接膜帽体示意图。
图5、网状帽眼膜分离式软粘接膜帽体示意图。
图6、帽筒与膜内外管道连接的示意图。
其中:1、帽筒上缘;2、帽筒底;3、网状帽眼膜;4、网眼;5、网状膜;6、帽眼;7、弹性帽筒;8、帽筒底衬;9、帽檐;10、帽筒底座;11、膜与帽檐胶粘区;12、预留帽筒孔洞的网眼;13、帽筒底座纵剖面放大示意图;14、帽筒底座纵剖面;15、倒钩;16、帽筒底衬内螺母;17、底座硬质外螺圈;18、密封带(未裹紧底座外螺状态);19、弹性筋20、场地;21、膜内管道;22、隔热筒;23、外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图1和图2中,本实用新型网状帽眼膜,是由弹性帽筒7和网状膜5构成。弹性帽筒7在网状膜的网眼12上。
本实用新型网状帽眼膜有两种形式:1)整体网状帽眼膜,即产品出厂时弹性帽筒7与网状膜5已经是一整体;2)分离式网状帽眼膜,即产品出厂前,弹性帽筒7与网状膜5分别生产,由客户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分离式网状帽眼膜,其弹性帽筒7与网状膜7有多种连接方式:
1.分离式胶接;如图3所示。
帽筒7靠近底部有帽檐9,帽筒底端内衬圈8,网状膜5上预留连接帽筒底座的对应位置,有带倒钩的硬质圈形底座10,底座壁厚,外径及倒钩15的高度与胶接帽筒底内衬圈8的壁厚、内径、高相等;将帽筒底端套入网状膜底座10上,并确保帽筒底端内衬圈套入倒钩15中,借倒钩以防其脱落,然后用强力胶将帽筒的檐粘实于膜的重叠处,帽筒与网膜成一整体。
2.分离式螺接,如图4所示。
帽筒底端为直筒,其内衬硬质圈内螺母16,并将之粘实于帽筒底端直筒内壁上;膜上预留的连接帽筒底座的对应位置,粘接有与帽筒底端硬质圈内螺母相匹配的外螺硬质圈17;将底座上螺口缠上密封带18,然后将内螺母16旋紧于底座外螺17上,帽筒与网膜即成一整体,方便快捷,且可保证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江涛,未经陈江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系统的刮板装置
- 下一篇:鱼雷罐车罐体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