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2143.7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0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运福 |
主分类号: | E05B27/08 | 分类号: | E05B27/08;E05B19/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能防止使用不正当工具开锁的防盗锁。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锁具的锁芯都是从外壳的前端放入,靠转动或推动锁芯开锁的,由于锁芯的锁眼端暴露于外界,因此外壳保护锁芯的作用就没有得到发挥,只要将坚硬物塞入锁眼,使用破坏工具就很容易转动或推动锁芯开锁;而且很多锁具的弹子也都是从外壳的弹子孔放入,只要将外壳上的填塞物挖掉,将弹子取出,便很容易将锁打开,防盗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效果好的锁具。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防盗锁的外壳2底部有安装口,外壳内上部装有仅露出锁匙孔22的锁芯3,锁芯上的弹子孔18内置有弹子4和弹簧5,弹子孔内的弹簧与外壳之间有盖板6,弹子孔成对称排列,装在弹子孔内的弹子中部有凹环16,弹子与锁匙1接触的端头有凹口面和凸起面,每对弹子的端头均能相互咬合,锁芯内开有两道分别垂直贯穿于两侧弹子孔的滑条槽17,滑条槽内有滑条7,滑条7上开有槽形通孔20,槽形通孔的宽度与弹子凹环处的直径相同,槽形通孔上有与弹子数量相同的弹子大直径通孔21,外壳内下部有由螺钉11与外壳连接的齿轮固定座8,齿轮固定座内安装有齿轮9,齿轮固定座的下方有锁舌孔23,两滑条的下部有与齿轮9相啮合的锯齿,两滑条的底端均可伸入锁舌孔内;外壳底部有与外壳焊接的带插杆14的封口板13,插杆14的另一端有锁舌12,锁舌末端有能推动最内端滑条的斜面,锁舌与另一滑条对应处开有卡槽15,此滑条与齿轮固定座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10。
所有弹子中最少有一个弹子在插入锁匙时其凸起面未被锁匙压顶并伸出超过锁孔半径;所有弹子靠锁匙端的前小段部分呈扁平状,弹子孔靠锁孔的一端的孔径与扁平状的弹子段相匹配,使弹子不会滑出弹子孔;弹子与锁匙相接触的压点端呈锥弧形。
所述锁匙孔的形状呈形,开锁的锁匙由两个错位并排连成一体的“一”字形锁匙构成。
所述滑条7的两侧边装有滑轮19,滑条槽17内设有滑轮轨道。
所述插杆可为软式插杆或链接式插杆。
本实用新型防盗锁由于其锁芯的锁眼端并非全部外露,而且开锁方式及开锁原理与传统的锁芯不同,能有效防止使用暴力或使用不正当工具开锁,起到很好的防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盗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取下锁匙及插杆后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左侧滑条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锁匙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拨出锁匙及插杆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锁匙1、外壳2、锁芯3、弹子4、弹簧5、盖板6、滑条7、齿轮固定座8、齿轮9、回位弹簧10、螺钉11、锁舌12、封口板13、插杆14、卡槽15、凹环16、滑条槽17、弹子孔18、滑轮19、槽形通孔20、弹子大直径通孔21、锁匙孔22、锁舌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防盗锁的外壳2底部有安装口,外壳内上部装有仅露出形锁匙孔22的长方体锁芯3,锁芯内有数排成对称排列的弹子孔18,弹子孔内置有弹子4和弹簧5,弹簧5与外壳2之间装有盖板6,每个弹子的中部匀有凹环16,弹子与锁匙1接触的端头有凹口面和凸起面,拨出锁匙后每对弹子的端头均能相互咬合,锁芯内开有两道分别垂直贯穿于两侧弹子孔的滑条槽17,滑条槽内有长方体滑条7,滑条7的两侧边装有滑轮19,滑条槽17内设有滑轮轨道,可使滑条在移动时减少磨擦力,滑条7上开有槽形通孔20,槽形通孔的宽度与弹子凹环处的直径相同,槽形通孔上有与弹子数量相同的弹子大直径通孔21,外壳内下部有由螺钉11与外壳连接的齿轮固定座8,齿轮固定座8内安装有齿轮9,齿轮固定座8的下方有锁舌孔23,两滑条的下部有与齿轮9相啮合的锯齿,两滑条的底端均可伸入锁舌孔23内;外壳底部有与外壳焊接的带插杆14的封口板13,插杆14的另一端连接有锁舌12,锁舌末端有能推动最内端即右侧滑条的斜面,锁舌与左侧滑条对应处开有卡槽15,左侧滑条与齿轮固定座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10;开锁的锁匙由两个错位并排连成一体的“一”字形锁匙构成,两侧各有两个齿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运福,未经李运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热液除蚊装置
- 下一篇:具改良结构的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