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含尘换热设备对流受热面的防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2194.X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4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阳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F28F9/013;F28F9/22 |
代理公司: | 内江市三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荣 |
地址: | 64300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含尘换热 设备 对流 受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含尘换热设备、特别是锅炉的对流受热面的防磨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冶金余热锅炉、硫铁矿余热锅炉和其它高含尘的换热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此类锅炉烟气的含尘量高,烟气量大,特别是锅炉的省煤器和其它换热设备的对流受热面部分,磨损最为严重,且受热面的磨损是不均匀的,当研气从空烟道进行第二排管子后因截面收缩速度突然提高,所以第二、三排管磨损比以下各排管子严重。传统的防磨技术通常采用:控制烟气流速、加装防磨盖板、设计专用的烟气沉降烟道、降低烟气含尘量,或采用热喷涂工艺,在对流受热面的管件上增加耐磨层,以提高管件表面硬度,来控制和减缓锅炉省煤器和其它对流换热面的磨损;采用以上方法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钢耗量大,制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检修周期短,换热效率低等缺点,同时受热面的磨损主要集中在第二、三排管子部分,维修主要针对第二、三排及以后受热面管子,由于第一排管子的阻碍,因此造成对流受热面管子维修困难、制约着此类高含尘锅炉及其它同类换热设备的普及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含尘换热设备对流受热面的防磨装置,它既能减小对流受热面的磨损,又具有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维护检修方便、对换热效率影响小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含尘换热设备对流受热面的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设在对流受热面前方两侧墙体上的两排或两排以上、每排包含数组的管端托架、以及放置在每组管端托架上的导流管;
导流管可采用报废管材或其它低成本管件,在对流受热面前起到防磨、导流、稳定烟气流场的作用,根据导流管迎风面的磨损情况,转动导流管,调整导流管的迎风面角度,以延长导流管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检修和拆除导流管,可大幅延长对流受热面的检修周期,不仅能减小对流受热面的磨损,还具有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导流管内无工质换热冷却,对换热效率影响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排的导流管交错排列,在上、下相邻两排的相邻三根导流管之间还设有三角形的管间托架,管间托架的下端两角还固设有弧板,上端设有弧面,它们分别与三根导流管相接触;通过管间托架可进一步稳固导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前、后侧的墙体上还分别固设有横向托架,横向托架与前、后向最边缘的导流管中下部相接触;当对流受热面布置在烟道的高温区时,由于导流管受热后,管子内无工质换热冷却,造成导流管变形,刚性下降,可通过横向托架提高导流管刚性,防止导流管或管间托架的散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既能减小对流受热面的磨损,又具有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维护检修方便、对换热效率影响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图2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该高含尘换热设备对流受热面的防磨装置,包括分别固设在对流受热面6前方两侧墙体5上的四排、每排包含数组的管端托架1、以及放置在每组管端托架1上的导流管2,管端托架1的端部预埋在墙体5中(如图3和图4所示),相邻两排的导流管2交错排列,在上、下相邻两排的相邻三根导流管2之间还设有三角形的管间托架3,管间托架3的下端两角还固设有弧板3a,上端设有弧面(如图5所示),它们分别与三根导流管2相接触,通过管间托架3可进一步稳固导流管2;在前、后侧的墙体7上还分别固设有横向托架4,横向托架4与前、后向最边缘的导流管5的中下部相接触(如图6所示);当对流受热面6布置在烟道的高温区时,由于导流管2受热后,管子内无工质换热冷却,造成导流管2变形,刚性下降,可通过横向托架4提高导流管2的刚性,防止导流管2和管间托架3的散落;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2可采用报废管材或其它低成本管件,起到防磨、导流、稳定烟气流场的作用,可大幅延长锅炉对流受热面的检修周期,减少检修工作量,大幅降低检修成本,提高了锅炉特别是高含灰锅炉的运行周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率,在导流板的作用下,锅炉及其它换热设备的对流受热面的维修周期从6个月,延长到2年,在不更换受热面管时的维修时间从3-5天,缩短到5个小时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