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巨型轮胎下开式活络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2230.2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2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明;许光明;李东平;孙保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C35/02;B29L30/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兰 |
地址: | 541004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巨型 轮胎 下开式 活络 模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活络模具,特别是巨型轮胎下开式活络模具。
(二)背景技术
轮胎活络模具是轮胎硫化的关键装备,活络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及可径向移动的花纹模块。巨型轮胎直径大、断面宽、花纹深,其模具的尺寸、重量也相应加大。通常结构形式的活络模具,活络块与模套与设备的上梁安装连接,开模时,与上梁固定的活络模具由活络模操作机构推顶活络块,活络块向下作轴向和径向运动打开。而对于巨型工程子午胎,采用活络模硫化,则一块花纹模块的重量就将近一吨,这就使得开合模具的操纵力量大,动作困难。而且通常结构形式的活络模具只能适用于硫化机,而不能用于硫化罐。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巨型轮胎下开式活络模具,其活络块安装于下模,活络块打开方式是由下向上,作轴向和径向运动,简称下开式。活络块径向和轴向移动灵活,合模对中准确、可靠,可以在硫化机和硫化罐两种硫化设备上通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巨型轮胎下开式活络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活络块,上模包括上模板和上托板,上模板固装于上托板下,上托板与硫化机或硫化罐的上横梁连接。下模包括外模套、下模板,下钢圈和下固定板,下钢圈固装于硫化机或硫化罐的下固定板上,内侧面为倒锥形的外模套固装于下钢圈,16~24个块相同大小的活络块环绕安装于下模板外周;合模时上模板、下模板和合拢成圆周的活络块构成轮胎的型腔,外模套内侧面均布有16~24个与活络块对应的导向滑槽,下模板安装在下钢圈内环上,各活络块的背部有与导向滑槽相配合的导向条,活络块的导向条插在外模套的导向滑槽内,位于下模板圆周外缘上方。在活络块与上模板相互接触的面上均安装有耐磨板,二者形成一对磨擦副。与活络块的接触的下模板面上也安装有耐磨板。上模板与活络块之间有相互配合的止口,止口上二者的分模线与水平面有4~6°的夹角。
上模板安装有与外模套配合的对中机构,如导向杆,或者楔形块。
合模时上模与下模对中后,上模板随硫化机或硫化罐的上横梁下降,合模力将上模板与活络块的耐磨板压合,形成摩擦副保证力的传递,上模板压迫活络块和下模板与其一起下降,活络模下降时沿斜向的导向滑槽向中心径向移动,相互合拢,活络块的下底面与下模板的耐磨板之间也形成摩擦副,最终上模板、下模板和合拢成圆周的各活络块构成轮胎的成型腔,完成合模。硫化合模力由硫化机加力油缸或硫化罐的柱塞缸完成。开模时活络模油缸活塞杆从下向上顶起下模板和活络块,活络块沿导向滑槽由下向上作轴向和径向运动,上下磨擦副保证活络块移动平稳,完成开模。
本实用新型巨型轮胎下开式活络模具的优点为:1、本活络模具满足于大直径、宽断面的全钢巨型子午线轮胎硫化定型要求,如可用于断面宽度达27英寸、轮辋直径达49英寸的27R49巨型轮胎的硫化定型,且可适用于与硫化机的中心机构配套,或与硫化罐用的胶囊夹持装置配套;2、外模套与活络块与设备下梁连接安装,开模时活络块是由下向上作轴向和径向运动打开,在导向条和导向滑槽的配合下,各活络块块移动灵活准确,确保硫化定型质量;3、活络块与上下模板的耐磨板之间的摩擦副,保证合模力的传递和活络块的径向和轴向位移的平稳准确;4、上模板与外模套之间配合的对中机构便于准确对中,从而保证合模到位;5、外模套与活络块的分体式结构便于安装、调整及维护。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巨型轮胎下开式活络模具实施例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巨型轮胎下开式活络模具实施例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巨型轮胎下开式活络模具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上模的上模板1固装于上托板2下,上托板2与硫化机或硫化罐的上横梁连接。下模的下钢圈6固装于硫化机或硫化罐的下固定板7上,内侧面为倒锥形的外模套5固装于下钢圈6,外模套5内侧面均布有18个导向滑槽,下模板8安装在下钢圈6内环上,18个活络块4的背部有与外模套5的导向滑槽相配合的导向条4-1,活络块4的导向条插在外模套5的导向滑槽内,位于下模板8圆周外缘上方。导向滑槽底面和导向条背面与模具垂线的交角可为12~20°,本例为15°,即活络块4行程与垂线夹角α为15°。在活络块4与上模板1相互的接触面上均安装有耐磨板3,二者形成一对磨擦副。上模板1与活络块4之间有相互配合的止口,止口上二者的分模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5°。与活络块4接触的下模板8的面上也安装有耐磨板3,活络块4与下模板8的接触面也形成磨擦副。
上模板1安装有导向杆,与外模套5的对中孔相互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