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2m/900t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静载试验台座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2431.2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1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邹宏伟;王强;韩伟;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3/38;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立琼;吴彦峰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2 900 预应力 混凝土 先张箱梁静载 试验 台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静载试验台座,尤其是一种可以应用于32m/900t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静载试验台座。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京津城际铁路、合宁、合武、郑西等客运专线桥梁均采用了32m/900t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箱梁需进行1.2级荷载下静载弯曲抗裂试验,加载力约1400t,所采用的静载试验台座承受力约1500t。而合宁铁路3孔32m/900t级先张箱梁除进行抗裂试验外,还要对其进行开裂试验和最大2.0级的破坏试验,所采用的静载试验台座承受力约3000t,远远超过了1.2级荷载下的加载力,现有的试验台无法满足试验要求,无法对32m先张箱梁的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以及箱梁的抗裂和强度性能进行验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32m/900t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进行抗裂试验、开裂试验和破坏试验的静载试验台座。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來实现的:
一种32m/900t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静载试验台座,包括设置在地基梁上的台座和加载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在台座两端的地基梁为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地基梁间设置一用于加载配重的横梁,地基梁两端设置有预埋锚固杆,在千斤顶上面设置有扁担梁,扁担梁下的每两台千斤顶之间并联,每台千斤顶配置有独立的阀门,扁担梁和锚固杆之间以拉杆连接;还包括一个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由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以及计算机组成。
所述锚固杆、拉杆及扁担梁均为钢结构。
所述拉杆和扁担梁以及锚固杆之间采用螺栓联结。
采用以上结构的32m/900t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静载试验台座,采用钢筋混凝土地基梁,并在地基梁之间设置横梁,可以增加配重,节省材料,节约成本;采用钢结构锚固杆、拉杆和扁担梁钢结构,操作、安装简单,扁担梁下的每两台千斤顶并联,每台千斤顶旁另配有阀门可单独控制,确保加载速度较快且各顶力基本一致,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结果由数据采集模块记录并直接传入计算机,试验数据实现了自动化采集。本实用新型部件设计合理,并依顺序逐步进行三个循环的加载试验,不仅能满足梁体1.2级以下正常静载试验要求,还能满足2.0级以下的梁体抗裂静载试验,达到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试验台座,2为先张箱梁,3为扁担梁,4为拉杆,5为锚固杆,6为地基梁,7为配重,8为千斤顶,9为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首先将配重7吊至本实用新型的试验台座1下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基梁6间的横梁9上,再将需要进行静载荷试验的32m/900t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箱梁2移至地基梁6上的台座1上并固定。
2、将拉杆4穿过试验现张箱梁的预留静载孔并和地基梁6上的预埋锚固杆5栓结,再联结扁担梁3和拉杆4,调整拉杆和扁担梁至设计位置。
3、在先张箱梁2顶部和扁担梁3之间安装千斤顶8,千斤顶连接有油表、油路、油泵,油泵供油,同一个扁担梁3下的两个千斤顶8并联,每台千斤顶8另配有阀门可单独控制,
4、在先张箱梁2上布置外贴振弦式应变测点、内埋应变测点、挠度测点、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压力荷载传感器,各测点和传感器的数据由数据采集模块记录并直接传入计算机;
5、千斤顶8加载,顶压先张箱梁的梁体进行静载试验;
6、静载试验分三个循环进行,第一循环荷载加载至1.0倍设计荷载,共分为5级;第二循环为开裂试验,荷载加载至1.55倍设计荷载,共分为15级;第三循环为破坏试验,荷载加载至2.0倍设计荷载,共分为19级;每级加载间隔为3~5分钟,在每级加载完成时读取测点数据,在第一和第二循环的1.0及1.2倍设计荷载时持荷20分钟,观察梁体裂缝。
采用以上静载荷试验台座,可以对32m/900t级先张箱梁进行抗裂试验、开裂试验和破坏试验,对32m先张箱梁的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以及箱梁的抗裂和强度性能进行验证,试验数据基本实现了自动化采集,每级数据采集时间可控制在3分钟内,满足了生产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自粘型空心线圈绕线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连接截止阀和连接管的节流连接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