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2712.8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3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邱斌;陈海波;程永忠;卢捍红;赖邦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2;F24H9/14;F24H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晓果;吴彦峰 |
地址: | 61173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燃气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快速热水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当今能源日趋紧张,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由于比普通燃气快速热水器热效率高12%以上而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现在已有多家公司推出冷凝式热水器,但现在的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的换热器及烟气流动的布局方式主要有两种,都各有不足。
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的换热器一般采用两个换热器,这样可降低成本。进行第一次换热的换热器称为主换热器,大部分的热量交换在此换热器完成,该换热器的结构与普通热水器的换热器相同。进行第二次换热的换热器称为次换热器,主要是将烟气中的水蒸汽的热量置换出来,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该冷凝水具有一定的酸性,因此该换热器必须能耐腐蚀,成本比一般换热器高。而且冷凝水必须收集起来排出热水器。
现在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的换热器的布局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主换热器和次换热器从下到上排列,两层换热器之间设置了冷凝水收集装置,烟气在两个换热器流动时都是由下往上,此种布局最大的问题是冷凝水产生的最多的地方是在在次换热器的上部,当冷凝水顺着吸热片往下流时,会在吸热片表面形成水膜,且烟气与冷凝水是相对运动,就更易产生水膜,水膜会产生水膜热阻,恶化烟气与水之间的传热,造成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热效率降低。并且其冷凝水收集装置复杂。
第二种方式是将主换热器和次换热器从上到下排列,烟气也从上到下流动,该布局到是可以大大减轻水膜的形成,其冷凝水收集装置相对简单,但其燃烧火焰也是向下,不利于火焰稳定控制,且整机结构更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的换热器及烟气流动布局方式的主要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水膜的形成,利于火焰稳定控制的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中及烟气流动的布局方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其内的燃烧室、主换热器和次换热器从下往上依次排列,主换热器和次换热器的水路由管道相连,次换热器的下端一体形成有集水腔,在次换热器的外部罩有烟罩,在次换热器中部设置有排烟筒,所述排烟筒下端与集水腔相通,其上端伸出次换热器外。
所述烟罩由前盖板、后盖板、左挡板、右挡板构成框架结构。
所述排烟筒由左侧板、右挡板在主换热器中形成,左侧板和右挡板的上端与烟罩的前盖板、后盖板的上端分别连接形成密封排烟腔。
所述集水腔上连接有冷凝水排出管,冷凝水排出管上连接有冷凝水中和装置。
一种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的烟气流动布局方式为,从主换热器上来的烟气经过次换热器与烟罩的间隙上升到次换热器上方,再向下流动经过次换热器,最后从次换热器中部的排烟筒排出。
一种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控制器、水流量传感器、气路控制阀、风机、燃烧室、燃烧器、主换热器、次换热器、点火装置、感应装置、进水管、出水管、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主次换热器连接管、冷凝水排出管、冷凝水中和装置。气路控制阀与燃烧装置中的燃气管路相连,保证燃气按要求送到燃烧器,水流量传感器与进水管相连,进水管与二次换热器的进水端相连,次换热器的出水端与主换热器的进水端相连,主换热器的出水端与出水管相连,进出水管上都装有温度传感器。风机与燃烧室的底部开口连通,主交换器为与燃烧室上方,次换热器又位于主热交换器上方,点火装置位于燃烧室右侧,在燃烧器的上方,感应装置位于燃烧装置的中间,也在燃烧器上方。冷凝水排出管与次换热器的集水腔相连,水流量传感器、气路控制阀、风机、进出水温度传感器都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次换热器为一多功能换热器,集热交换、冷凝水收集及排烟功能一体,其表面设有防止冷凝水酸性腐蚀的保护层。所述冷凝水排出管设有冷凝水中和处理装置。所述气路控制阀为比例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显示电子讯息的显示系统
- 下一篇:简易真空压电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