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式划水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2730.6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7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福林 |
主分类号: | B63H1/02 | 分类号: | B63H1/02;B63H2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4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划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推进器,特别是一种设置在船上的轮式划水桨。
背景技术
在现有各种传比及有关玩具设计中尚未见到随轮盘转动进行公转,而本身也能自转的推进器。目前普遍使用的踏板船上的划水桨片是固定在转架上的,其桨片的最大缺点是在其入水时向下打水、出水时向上托水,能量损失大,导致船速不高。2003.01.08,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名为“压水型船舶推进器”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推进器由水腔,位于水腔内的压水板,由传动装置带动的前推动杆和后推动杆组成。应用它可以大幅度降低由螺旋桨快速旋转所造成的湍流,节约能源,从而降低运营成本。由于燃料消耗减少,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还可以避免外物对螺旋桨的缠绕,影响船舶的前进,并保护水中的野生生物。而且其设计和制造成本远低于螺旋桨推动器。之后,2003.05.28,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船舶推进器”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推进器为解决以往螺旋桨推进器转动时使水产生离心力而产生径向流动,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在螺旋桨的周边设置筒状整流罩,螺旋桨的各个桨叶的外弦与整流罩内壁固定连接,利用整流罩阻断水流的径向流动,使之完全朝轴向运动,从而使推进器的效率得以提高。上述专利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螺旋桨型推进器因转动能量损失而导致螺旋桨推力效率降低的问题,但都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不适于制造推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特提供一种装有能在水中保持固定划水姿态的桨片的轮式划水桨,本实用新型的划水桨片在出水和入水以及在水中的运行状态下都呈竖直方向,既节省了能量,也加快了船的运行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内容实现的:
一种轮式划水桨,包括固定在船体上的主轴和绕其旋转的轮壳以及设置在轮壳上的划水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固定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经传动装置驱动至少一个设置于轮壳上的被动轮转动,所述划水桨片与被动轮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与被动轮的转动速率相同。
所述传动装置为传动齿轮,所述主动轮与被动轮均为齿轮,主动轮与被动轮的直径相同、齿数相同。
所述传动装置为传动链,所述主动轮与被动轮均为链轮,主动轮与被动轮的直径相同、齿数相同。
所述传动装置为传动伞齿轮,所述主动轮与被动轮均为伞齿轮,主动轮与被动轮的直径相同、齿数相同。
所述主轴与主动轮之间设有主轴套。
轮盘的外沿设有轮胎。
所述被动轮为4个,均匀分布于与主轴为圆心的圆周上。
所述被动轮为6个,均匀分布于与主轴为圆心的圆周上。
所述被动轮为8个,均匀分布于与主轴为圆心的圆周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轴上固定设有主动轮,划水桨片与被动轮通过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与被动轮相同规格,所述主动轮与被动轮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通过这种结构,实现了划水桨片与轮壳转速一致而且转向相反,保证了划水桨片在出水以及入水时都保持与水平面想垂直,从而节约了能量,而且增加了船速;划水桨片设于由主动轮和被动轮的中心距为半径的圆周上不但外形美观而且更加科学实用;主轴与主动轮之间设有主轴套用以保护主轴经久耐用;所述传动装置设于轮壳内,使得整个装置外形美观;在轮盘外周设置轮胎,使得船体可以在陆地上任意行走,实现水陆两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机械传动零件的设计可控制轮盘构建的直径大小、加上轮盘构建本身具有浮力和可装上轮船,因此可用来设计出水陆两用自行船,用于体育竞赛的轮划船、长体船、大型载人双体船和玩具船等,同时,可用轮式划水桨取材现有踏板船用叶片桨使之能提高船速,更适合于娱乐。
附图说明
图1为齿轮传动式轮壳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传动方式中划水桨片与轮壳及船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链轮传动式轮壳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链轮传动方式中划水桨片与轮壳及船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伞齿轮传动式轮壳构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伞齿轮传动方式中划水桨片与轮壳及船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组合式轮壳与滑水桨片整体构件示意图
其中:1为轮壳、2为主轴轴、3为主轴套、4为主动齿轮、5为中间齿轮、6为被动齿轮、7为划水桨片、8为轮胎、9为主动链轮、10为链条、11为被动链轮、12为主动伞齿轮、13为伞齿轮轴、14为被动伞齿轮、15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福林,未经张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