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古琴及其专用琴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2774.9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7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静玲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0;G10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1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古琴 及其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古琴及其专用琴盒。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纪念品层出不穷,但有纪念意义又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品却少之又少。古琴作为我国乐器的代表,具有极高的文化蕴涵和收藏价值。
古琴原名“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位列琴、棋、书、画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古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通身是韵。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十二个月和一个润月等。
青城山道士张孔山创作的古琴曲《流水》,被作为最具地球人类代表性的音乐,于1977年由美国“旅行者”2号飞船送入太空,至今都还在茫茫宇宙中寻觅人类的知音。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古琴从此更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但现实中的古琴不仅价格高昂而且不便于携带,或许有许多人想馈赠和收藏,但却有诸多的不便和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微型古琴,该微型古琴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质量轻、精致小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音质良好等优点,可方便携带收藏,且又不失真于实际的古琴,能满足人们对古琴了解、馈赠和收藏的需要。
为能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古琴,其特征在于:包括琴面、琴首、琴颈、琴腰、琴尾和琴底;所述琴底为平片状结构,琴面为中部上凹的片状结构;所述琴底和琴面粘和为一体结构,中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琴面上设置有用来按音的十三个琴徽、用于弹奏的琴弦和用于固定支撑琴弦的岳山;所述岳山相邻的琴首处开设有并排的七个用于穿琴弦的小孔;所述琴底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琴弦的雁足、支撑琴身的护轸、出音孔凤沼和龙池;所述琴弦穿过七个小孔,再通过岳山从琴面上绕过琴尾用力张拉后缠绕在雁足上固定;所述微型古琴高为1-5cm,长为15-45cm,宽为2-5cm。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弦为丝弦或钢弦。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尾和岳山由不同于琴体其余部分的硬质材料制成。
一种微型古琴专用琴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盒体的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配套光碟的凹槽;所述盒盖上镂有一与配套光碟大小一致的圆孔;所述盒体和盒盖一侧绞接在一起,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扣锁。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古琴专用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印制或雕刻有特色文字或特色图案。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古琴专用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与微型古琴的结构相匹配的防护软泡沫。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古琴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质量轻、精致小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音质良好等优点,可方便携带收藏,且又不失真于实际的古琴,能满足人们对古琴了解、馈赠和收藏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古琴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古琴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古琴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古琴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古琴专用琴盒的盒体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古琴专用琴盒的盒盖主视图。
其中,1、盒体;2、凹槽;3、盒盖;4、圆孔;5、琴面;6、琴弦;7、琴首;8、琴徽;9、琴颈;10、琴腰;11、岳山;12、小孔;13、护轸;14、雁足;15、凤沼;16、琴底;17、龙池;18、琴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静玲,未经李静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