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鲜鱼运输的混氧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3622.0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3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音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汉市龙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鲜鱼 运输 混氧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水产品运输的辅助增氧装备,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水产品运输的一种鲜鱼运输的混氧机。
背景技术
我国河湖纵横,海域宽广,水产品资源极为丰富。自80年代以来,中国淡水渔业获得迅速发展,鲜鱼产量位居世界年渔获量的前列。淡水鱼是丰富的动物蛋白资源,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和风味鲜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因受地域或气候的限制,鲜鱼的产出地区与消费地区之间往往存在着较远的距离,鲜鱼运输的批量较小,汽车运输已成为鲜鱼运输的主要方式。鲜鱼运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要在规定的容积内存养高密度的鲜鱼,而且必须保证水柜在运输中的溶解氧含量达到鲜鱼生存的基本标准,所以在运输中极易发生鲜鱼因缺氧造成的死亡与变质。目前汽车运输鲜鱼主要采用氧气瓶向水柜的水中直接供氧的方式,途中需要携带大量氧气,因氧气在供给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与水直接混合,致使部分氧气挥发在空气中,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也无法保证鲜鱼的运输质量,严重制约了我国淡水鱼流通与消费的步伐。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混氧效果好、运输效率高、移动方便且能大范围推广的鲜鱼运输的混氧机,对于我国淡水鱼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鲜鱼运输的混氧机,该机采用小型柴油机和电动机分别作为水泵与混氧装置的动力,水泵循环将水柜中的水过滤并抽出,经由混氧装置,混氧装置的电动机带动混氧叶轮高速旋转,将氧气喷嘴喷射的氧气均匀混合入水中,再通过混氧排放装置在鲜鱼运输水柜中向水里排放,可防止氧气直接挥发在空气中而造成流失。一种鲜鱼运输的混氧机采用组合式设计,具有混氧质量好、节约氧气等特点,不仅可降低运输成本,也保证了鲜鱼的运输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鲜鱼运输的混氧机由柴油机、柴油机皮带轮、传动皮带、水泵、水泵皮带轮、循环进水管、混氧装置、过滤口、混氧装置出水管、混氧排放装置、氧气管、氧气瓶、混氧机底座等组成。柴油机和水泵分别固定在混氧机底座上,传动皮带将柴油机皮带轮与水泵皮带轮连接,过滤口安装在循环进水管的进口处,循环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混氧装置的一端与水泵连接,混氧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混氧装置出水管与混氧排放装置连接,氧气管连接氧气瓶和混氧装置,氧气管中间安装有氧气阀门。
混氧装置由混氧装置外桶、氧气喷嘴、电动机、混氧叶轮、排放口、进水口等组成。混氧装置外桶为椭圆形的钢球体,电动机固定在混氧装置外桶的上部,排放口和进水口分别固定在混氧装置外桶的两端,混氧叶轮由电动机带动高速旋转,氧气喷嘴设置在混氧叶轮的上方,将氧气喷射在高速旋转的水里进行混合。
混氧排放装置由混氧装置出水管、无缝钢管和排放孔组成,无缝钢管上设置有排放孔,无缝钢管之间相互接通,混氧装置出水管与无缝钢管连接。
鲜鱼运输中,柴油机带动水泵,通过循环进水管不断将鲜鱼运输水柜中的水抽出并进行过滤,再通过混氧装置,混氧装置的电动机带动混氧叶轮高速旋转,氧气管连接氧气瓶和混氧装置,将氧气喷嘴喷射的氧气均匀的混合入水中,氧气管中间安装的氧气阀门可调节氧气量的大小,含有溶解氧的水再通过混氧排放装置在鲜鱼运输水柜中排放,防止氧气直接挥发在空气中而造成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鲜鱼运输的混氧机的优点是:该机采用小型柴油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带动水泵不断将水过滤并抽出并经由混氧装置,混氧装置的电动机带动混氧叶轮高速旋转,将氧气喷嘴喷射的氧气均匀的混合入水中,再通过混氧排放装置在鲜鱼运输水柜中排放,防止氧气直接挥发在空气中而造成流失。具有混氧质量好、节约氧气、可降低运输成本并保证鲜鱼运输质量的特点,而且结构紧凑合理、消耗功率低、便于移动,也可作为水产品运输的装置,实现了一机多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鲜鱼运输的混氧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混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的混氧排放装置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图中1、柴油机,2、柴油机皮带轮,3、传动皮带,4、水泵,5、水泵皮带轮,6、循环进水管,7、混氧装置,8、过滤口,9、混氧装置出水管,10、混氧排放装置,11、氧气管,12、氧气阀门,13、氧气瓶,14、混氧机底座,15、混氧装置外桶,16、氧气喷嘴,17、电动机,18、混氧叶轮,19、排放口,20、进水口,21、无缝钢管,22、排放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音,未经王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身器
- 下一篇:热机排气管蒸发—电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