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机墨盒组合式传墨铁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3721.9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5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邹郁;钱军;赖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红林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41F31/10 | 分类号: | B41F3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21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机 墨盒 组合式 传墨铁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墨盒中的传墨铁芯,具体地指一种印刷机墨盒组合式传墨铁芯。
背景技术
在印刷机例如不干胶商标印刷机中,其墨盒与墨盒中的传墨铁芯是相互运动的两体结构,为了保证墨盒中的油墨不会自行滴漏,需要确保墨盒与传墨铁芯之间有很精确的尺寸配合。传统的传墨铁芯大多为一整体式结构,一方面受现有普通加工设备的限制,在长度要求不大于0.01mm的配合公差时,无论是加工还是测量都很难保证其精度,使加工难度增大;另一方面受其不规则形状的制约,每一种规格的传墨铁芯的长度尺寸,都很难保持工艺要求的一致性,使得每一只墨盒和每一个传墨铁芯都需要单独配做,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造成今后维修的困难,且这一部分的零配件基本上无法互换。同时,整体式传墨铁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与墨盒侧板相摩擦,如果使用耐磨性好的材料成本提高较多,而使用耐磨性能一般的材料则其寿命又会大幅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同时满足产品精度和互换性要求、且加工简单、维护容易、使用成本低廉的印刷机墨盒组合式传墨铁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印刷机墨盒组合式传墨铁芯,由一根圆柱状铁芯轴和若干个圆筒状铁芯体组合而成,所述圆筒状铁芯体均匀间隔分布、固定套装在所述圆柱状铁芯轴的轴身上。所述圆筒状铁芯体和圆柱状铁芯轴之间可以采用过盈配合、胶接、铆接、键槽连接、螺纹连接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结构或一种以上结构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整体式传墨铁芯存在难以实现产品互换性以及单一材料不能很好满足产品使用寿命要求等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圆柱状铁芯轴和圆筒状铁芯体相组合的结构,其优点在于:该组合结构既可以提高传墨铁芯的易加工性能,又使得每种传墨铁芯的尺寸可保持工艺要求的一致性,由此通过普通的加工工艺即可实现同一种型号产品的互换性要求,大幅降低了产品的制造、维护和维修成本。同时,可根据传墨铁芯不同部位的使用要求,分别选用适当材料的铁芯轴和铁芯体进行组合,进而提高传墨铁芯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其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一种印刷机墨盒组合式传墨铁芯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印刷机墨盒组合式传墨铁芯,主要由一根圆柱状铁芯轴1和若干个圆筒状铁芯体2组合而成,圆筒状铁芯体2均匀间隔分布、固定套装在圆柱状铁芯轴1的轴身上。圆筒状铁芯体2和圆柱状铁芯轴1之间可以采用过盈配合、胶接、铆接、键槽连接、螺纹连接结构中的任意一种结构相连,本实施例中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圆筒状铁芯体2的数量可以为2~6个,根据印刷机的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中圆筒状铁芯体2的数量为4个,每个圆筒状铁芯体2的长度为60mm、相邻圆筒状铁芯体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1mm,其装配组合后的形状与传统整体式传墨铁芯的形状相同。在圆筒状铁芯体2的内壁中间部分还开设有环状凹槽3,这样圆柱状铁芯轴1只与圆筒状铁芯体2的内壁两端连接配合,由于两者的接触面积变小,接触面积处的压强相应增大,可以进一步强化圆筒状铁芯体2与圆柱状铁芯轴1结合的牢靠程度,延长组合式传墨铁芯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红林机械厂,未经国营红林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7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