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切断坡口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3774.0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8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关泉;黄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高雄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6 | 分类号: | B23B5/16;B23B5/14;B23B3/26;B23Q3/06;B23Q5/02;B23Q5/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16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切断 坡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坡机械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对大直径钢管进行坡口加工及切断的管道切断坡口机。
背景技术
目前,钢管切割坡口的方法一般采用车床车削加工或氧割及手动砂轮磨削加工,前者设备体积庞大,重量重,仅适合在固定地点加工,对于大直径钢管来说,运输、装夹很不方便;后者虽说能在现场加工,但它加工的表面质量差,功效低,而且被加工工件受热后金属晶格会发生变化,相应材质内部质量发生变化,引起工件耐温、耐压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加工表面质量好,能方便在线安装加工的状管道切断坡口机,使其能对大直径钢管进行坡口加工及切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管道切断坡口机,由驱动机构、刀架机构和夹紧机构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夹紧机构由环状本体和夹紧丝杆构成,夹紧丝杆均匀设置在本体的圆周方向;所述驱动机构由大齿轮、导轨、滚轮、电机和减速箱构成,导轨位于大齿轮上,滚轮安装在本体上,与大齿轮上的导轨配合;电机和减速箱固定在本体上,减速箱的输出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所述刀架机构包括刀架座和刀盒,刀架座固定在大齿轮上,刀盒通过水平进刀机构与刀架座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轨最好位于大齿轮内面,其横断面呈V形,所述滚轮外表面形状为与导轨相配合的形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本体和大齿轮可以是由两半圆周部分拼接的环状体。便于在线装夹。
在上述大齿轮上表面与大齿轮中心对称位置最好分别设置两个刀架机构。使每个刀架机构中刀具的刀口朝向大齿轮中心。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双刀相对切削方式,使切削力平衡,减少设备的功率消耗。
上述滚轮轴为偏心轮轴,该偏心轮轴垂直插入在本体上的轮轴孔中,用螺母紧固。
所述水平进刀机构可以由套装在刀架座上的水平进刀丝杆和水平燕尾导轨构成,水平燕尾导轨由固定于刀架座上的水平母燕尾槽和与其相配的位于刀盒上的水平公燕尾槽构成,水平进刀丝杆与刀盒中的螺孔相配;在水平进刀丝杆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棘轮,在与棘轮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本体相连的拨杆。刀具每旋转一圈,拨杆拨动棘轮转动一个角度,同时带动丝杆转动,使刀架带动刀具作脉动水平进给运动。
上述水平进刀丝杆最好沿大齿轮径向水平布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要求滚轮与大齿轮上的导轨紧密配合,具有一定的压紧力,使滚轮进行有阻尼的滚动,保证刀具切削时稳定,深度切削时不抖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是将两个半圆形本体现场拼装在需加工的管道工件上,用夹紧丝杆将工件夹紧,调整好刀具,然后启动电机,通过减速箱的输出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使刀具作圆周切削运动,大齿轮每转动一圈,刀具自动进给一个进刀量。外坡口刀架机构可以完成管道的坡外口、切断工作;内坡口刀架机构可以完成管道的坡内口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输出功率大,整机总量轻,安装操作方便,可以在线安装、加工,一次装夹可完成切割和坡口两种类型的工作,加工方式为冷切削方式,工作效率高,加工表面质量好。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于大直径的管道现场施工,可以坡切¢219mm-¢711mm的管件,管壁厚度可达100mm,同时可加工不易装上机床加工的大直径长轴切断及部分外壁整形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4是滚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由驱动机构1、刀架机构2和夹紧机构3组成。其中,所述夹紧机构3由环状本体31和夹紧丝杆32构成,夹紧丝杆32均匀设置在本体31圆周方向的螺孔中。
所述驱动机构1由电机11、减速箱12、大齿轮13、导轨14、和滚轮15构成,其中,导轨14设置于大齿轮13内表面,滚轮15固定于本体31上,所述导轨14是V形导轨。滚轮15的滚轮轴16为偏心轮轴,该偏心轮轴垂直插入在本体上的轮轴孔中,用螺母17紧固。
大齿轮13位于本体内腔中。所述减速箱12的输出齿轮与大齿轮13相啮合,减速箱12的输入齿轮通过与其相啮合的锥齿轮与电机11的输出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高雄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高雄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