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水自动采样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4376.0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8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强;张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国强;张弛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祥;冯卫平 |
地址: | 430072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水 自动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水自动采样器。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中需要采集降水样品。过去多采用人工采用,即在降雨时将接雨采样容器(通常为一圆柱型桶)放在露天承接降水,降雨结束或到一定时间后取回采样容器,以进行pH测量等测试分析工作。采样容器一般放在露天,易受灰尘等污染,为保持其清洁而需要定期清洗。为克服其不足,人们发明了带有降水传感器和马达的降水自动采样器,直接放在露天,当传感器感应到降水时,控制系统通过马达打开采样容器上的盖板,使采样器收集雨水采样。由于该装置设有控制系统和马达,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需要电力(通常为交流电),尤其是在野外使用时受供电条件限制,不便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方便野外使用的降水自动采样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降水自动采样器,包括具有进水口的采样器筒体和进水口盖板,采样器筒体的进水口处联接有倾斜的导轨,进水口盖板位于采样器筒体的进水口上方且置放在导轨上,采样器筒体上联接有接水容器,接水容器底部通过弹性件与采样器筒体联接,接水容器上设有挡杆,进水口盖板上设有与挡杆接触的止动挡块。
上述进水口盖板上设有滚轮,进水口盖板通过滚轮置放在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进水口盖板具有积水容器,积水容器设有出水口,接水容器设在积水容器的出水口下方。
上述积水容器由进水口盖板板面和联接在盖板板面周边的围板构成,进水口盖板板面设有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放在露天,降雨时,接水容器内逐渐积聚雨水,随着接水容器内的积水增加,受重力作用接水容器底部的弹性件被压缩,接水容器高度下降,致使接水容器上的挡杆下降并与进水口盖板上的止动挡块分离,此时,设在倾斜导轨上的进水口盖板在重力作用下沿倾斜导轨下移并使采样器筒体的进水口敞露,进而使采样器筒体承接降水。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自然降雨和重力的作用实现采样器筒体的盖板自动开启采样,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而且无需电力便于推广,方便野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进水口3的采样器筒体1和进水口盖板4,采样器筒体1的进水口3处联接有倾斜的导轨2,进水口盖板4位于采样器筒体1的进水口3上方且置放在导轨2上,采样器筒体1上联接有接水容器9,接水容器9底部通过弹性件10与采样器筒体1联接,接水容器9上设有挡杆11,进水口盖板4上设有与挡杆11接触的止动挡块12。
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口盖板4可在降雨时受重力作用沿倾斜导轨2滑动。但如果在进水口盖板4上设置滚轮6,将滚轮6置放在导轨2上使其在重力作用沿倾斜导轨2滚动,则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接水容器9可以直接接受降雨,也可以通过在上述进水口盖板4上设置积水容器5、13,该积水容器5、13设有出水口8,接水容器9设在积水容器5、13的出水口8下方,通过积水容器5、13积聚的雨水经积水容器出水口8导入接水容器9中。
上述积水容器5、13由进水口盖板板面13和联接在盖板板面13周边的围板5构成,进水口盖板板面13设有出水孔14。出水孔14处可联接一导水管7,便于将积水容器5、13中的积水导入接水容器9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放在露天,降雨时,进水口盖板上的积水容器积聚的雨水经积水容器出水口导入接水容器中。接水容器内逐渐积聚雨水,随着接水容器内的积水增加,受重力作用接水容器底部的弹性件被压缩,接水容器高度下降,致使接水容器上的挡杆下降并与进水口盖板上的止动挡块分离,此时,设在倾斜导轨上的进水口盖板在重力作用下沿倾斜导轨下移(滑动或滚动)并使采样器筒体的进水口敞露,进而使采样器筒体承接降水。当无雨时,盖板位于采样器简体之上并盖住采样器筒体的进水口,避免采样器受灰尘等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国强;张弛,未经宋国强;张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43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手持通讯装置签章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数码牙片探测器防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