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铝合金轮边减速器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5129.2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3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柏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柏山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铝合金 减速器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装置的壳体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铸造铝合金轮边减速器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轮边减速器是安装在汽车传动系末端的一个减速装置,在高性能越野汽车上,安装外啮合齿轮传动的轮边减速器,可以使车桥升高,从而达到增加离地间隙的目的,提高整车通过性和机动性。使用在客车上可以降低车桥高度,从而降低了地板,方便乘客上下车。汽车的车轮直接装在轮边减速器输出轴上,就受力状态分析,轮边减速器不仅要传递发动机发出的用于驱动汽车行驶的扭转力矩,而且还要承受汽车总质量分配在驱动桥上的垂直载荷以及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车轮产生的冲击反力,受力状态复杂,工况恶劣。特别是转向驱动桥上配置的轮边减速器,还要替代转向节,承担汽车转向的功能。因此,轮边减速器壳体是一个主要的受力部件,对其可靠性要求很高。
现有的轮边减速器壳体是用强度较高的球墨铸铁(或铸钢)铸造成型的。这种结构的轮边减速器壳体整体质量大,在汽车上使用时会影响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动力性和运载能力。因此发明一种用高强度铸铝合金代替球墨铸铁(或铸钢),并辅以新结构的轮边减速器壳体结构,在保证具有足够强度的同时得以大幅度减小轮边减速器的质量,这对某些需严格控制自重的高机动性车辆有着特殊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某些需严格控制自重的高机动性车辆对汽车零部件最大限度地轻量化的要求,提供一种铸造铝合金轮边减速器壳体结构,它能够大幅度减小轮边减速器的质量,同时又保证其强度和安全可靠性,从而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动力性和运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采用高强度铸铝合金材料,对于转向车桥的轮边减速器壳体,它包括铝合金壳主体、上主销座和下主销座,其特征是:在壳体外廓增加了贯通的裙边,裙边将上、下主销座直接连接起来,从动齿轮的窗口设在铝合金壳体的底部。在壳体内侧设置了加强筋;在壳体的两个侧面上都设置有制动钳支座;在转向拉杆座锥孔内镶入了钢块。对于非转向车桥的轮边减速器壳体,除没有上主销座、下主销座和转向拉杆座之外,其余结构与转向桥的轮边减速器壳体一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质量轻。
(2)轮边壳体设计的整体式盒状结构,下方开口。传统球铁壳体一般采用侧面开窗口(如图1)装从动齿轮。壳体侧面是承载面,窗口直角处易产生应力集中。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两个侧面上都设置有制动钳支座,汽车制动时,制动力会传递到侧面上。改用铝合金壳体后,将窗口移到不受力的壳体下端面上,改善整体强度,也提高了刚度。
(3)上、下主销座与壳体连接处应力高,结构必需可靠。本实用新型沿壳体外廓增加了贯通的裙边,将上、下主销座直接连接起来,加大了受力处的断面,使应力不过于集中,提高了主销座的连接强度。
(4)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侧受力较大处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加强筋,增加了壳体刚度,避免了受力变形,提高了力学性能。
(5)因为铝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所以本实用新型在转向拉杆座锥孔内预埋镶入钢块,提高了耐磨性能。
上述结构已经在轻型越野车和中型越野车上采用,通过了整车三万公里试车场强化道路试验,完全满足可靠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桥轮边减速器壳体和非转向桥轮边减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铝合金主壳体8、上主销座1和下主销座2,在壳体8外廓增加了贯通的裙边3,裙边3将上、下主销座1和2直接连接起来,从动齿轮的窗口设在铝合金壳体8的底部。在壳体8内侧设置了加强筋5;在壳体8的两个侧面上都设置有制动钳支座4;在转向拉杆座锥孔6内镶入了钢块7。
本实用新型以高强度铝合金代替球墨铸铁(或铸钢),通过合理的结构,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前提下,有效的减轻了重量。在汽车总质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汽车装备质量,可以有效增加车载负荷,充分发挥车辆的运输功能。此外,由于轮边减速器属于簧下质量,其质量的减轻,可以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这就可以使汽车使用更加可靠以及乘坐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以高强度铝合金代替球墨铸铁(或铸钢)后,壳体质量由30公斤降低到了14公斤,每个壳体减轻16公斤。仅此一项,用于4×4型越野汽车,每车可降低质量64公斤。用于6×6型越野车,每车可降低96公斤,效果十分可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柏山,未经朱柏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5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能式应急电源不停电换接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匹配功能的超级电容器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