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自凝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5481.6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3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邱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G12B1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冷却自凝刀。请补充适用哪些范围。
背景技术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手术切除子宫或药物治疗,前者对妇女造成严重的身心创伤,后者不能彻底治愈而复发,近年来,射频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技术应用到子宫肌瘤的治疗中来,既能通过生物热效应达到消融子宫内膜的目的,又能保全妇女的子宫,因而获得广泛应用,此治疗方式即为:用治疗刀具将射频电磁波介入到子宫内膜层局部,通过透热内膜到底层和浅肌层,使其变性坏死,然而,此方式在消融过程中由于热量的传导,使治疗刀头过热易粘连组织,使得每一次消融后均需取出刀具进行刀头的清理,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射频电磁波的传递,而粘在刀头上的组织因焦化而难以清理,给操作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多次的刀头清理不仅延长了治疗时间,也易损坏刀具本身的完好,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之前曾申请的专利CN962XXXXX公开了一种子宫内膜消融刀,即是这样一种用于子宫内膜射频消融的刀具,但其不具有冷却刀头的功能,易造成组织粘连,因此本次是进一步的性能完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冷却自凝刀,该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子宫内膜进行消融,同时由于具有循环冷却效果,不会经治疗时热量的传导而引起发头过热粘连组织,因此无需在治疗过程中反复进行刀头清理,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刀杆、刀头、进液口和出液口和射频联接头构成。刀头、刀杆由贯通的空心管组成,刀头为圆弧形,刀杆的后部两端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液从进液口进入空心刀杆后,经刀头从出液口流出,如此反复,不断的将治疗过程中传导至刀头的热量带走,同时刀杆上还设有绝缘层,以防止治疗时损伤正常组织,刀杆上还设有射频连接头。使用时,将进液口与出液口分别外接至水泵,使冷却液如水等在手体内循环流动,将刀头经阴道、宫腔置入子宫内,定位好后,将射频联接头与射频输入设备接通,即可进行治疗操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以有效的消融子宫内膜,而且可以利用冷却液在刀体内的往复流动带走治疗过程中的刀头热量,避免了刀头粘边组织,无需对刀头进行清理,缩短了治疗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冷却自凝刀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刀头,2-刀杆,3-绝缘层,4-射频连接头,5-进液口,6-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根据图1可知,刀头1与刀杆2连接,并且刀头1与刀杆2两者均由空心管构成,内部贯通,刀头1由空心管弯曲为圆弧形,刀杆2的后端分别为进液口5和出液口6,刀杆2上设有绝缘层3,绝缘层3将把刀杆2包裹,射频连接头4也位于刀杆2的后部下端。
使用时,将进液口5与出液口6分别外接至水泵,将刀头1定位至需消融的子宫内膜部位后,将射频联接头4与外部的射频发生设备接通,即可进行手术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54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